友邦惊诧(夜读北外滩)

2023-05-16 富美财经 浏览量:

夜读北外滩

鲁迅晚年对抗日的态度

中国抗日战争,起点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鲁迅的晚年,就生活在局部抗战的历史阶段。

夜读北外滩

在空间上,鲁迅的家(拉莫斯公寓)还曾经是这场局部战争的前线(一·二八淞沪抗战)。他和全国民众共着一个命运,经受着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民族屈辱,也遭受了住所遭日军侵扰,书桌被子弹洞穿,举家离寓避难等战争的危险和苦难。也正是这个历史阶段里,鲁迅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呼号抗争。

鲁迅在这期间,多次与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宣言或声明,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如1932年2月的《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1936年9月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等。但时间最早,并完全以个人名义发表的,应该是《答文艺新闻社问》。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仅三天,鲁迅即发表此文,公开谴责了日寇的法西斯行径,表示了与侵略者势不两立的严正立场。这既是一次重要的政治表态,又是对民众救亡图存的呼唤。鲁迅在民众尤其是青年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鲁迅的表态,其意义、影响、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随后,鲁迅不断地用自己如匕首般的杂文,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发动全民族的抗日运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在《友邦惊诧论》中,鲁迅对所谓“友邦惊诧”的论调进行猛烈抨击的同时,愤怒揭露了日寇强占辽吉,炮轰机关,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等一系列暴行,慷慨激昂,掷地有声。鲁迅的这类文章,给国人以警醒、启迪。他所期冀的,是中华民族的觉醒、奋起和全民抗战新时期的到来。透过犀利、冷峻的笔端,鲁迅炽热的拳拳爱国之心,感人至深;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战斗意义和巨大价值,不可低估。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鲁迅病重,难以握管,在几篇由他口授,O.V.(即冯雪峰)笔录的文章中,鲁迅用非常明确的语言,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他旗帜鲜明地公开宣布,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表示“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历史已经向我们表明,鲁迅的浩然正气、严正立场,在当时中国的文艺界、知识界,乃至全国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END

文章来源:虹口区图书馆编《虹口历史文化研究资料汇编》,作者:乐融,有删减

讲述人:木子的左耳(朗读者)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