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太行泉城美如画

2023-05-23 富美财经 浏览量:

初夏时节,太行山脚下的河北邢台天高云淡。迎着早晨刚刚升起的朝阳,记者走进了位于市区中心的达活泉景区,看到达活泉的泉眼如同翻滚的沸水般欢畅喷涌,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汇入湖内,湖面上碧波荡漾,银光闪闪。这种水涌百穴,甘露争溢的生态美景不仅引来了众多的珍稀候鸟到此栖息,也引来了大量市民及游客到此休闲观光。

“早就听说河北邢台有着百泉之城的美名,今日到此一游,果然名不虚传,城市清新靓丽,游园泉水汩汩,河渠清流淙淙,真是不虚此行。”来自河南安阳的游客郑金燕这样说。

据邢台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科科长孙自魁介绍,历史上,邢台水资源非常丰富,古人称其为“井方”之地(有水的地方),其中《山海经》记载:“出襄国城南,泉有百孔,故名百泉。上下两泓,中有径如鸳鸯背,两泓如鸳鸯翼,又名鸳水,郡以此名。古今吏邢者,开浚沟渠,筑之堤闸,以滋灌溉。”

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及经济的发展,城市农业、工业和生活等用水量急剧增加,地下水采用严重超越区域承载能力,使得地下水位不断降低,全市多处泉眼出水逐渐减少,甚至枯萎停涌,生态环境也一步步恶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体系的贯彻落实,邢台决策者思想观念得到极大提高,他们紧紧抓住南水北调工程通水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打出了一套“节管调”并举、“引蓄补”发力的组合拳,累计完成地下水压减量8.8972亿立方米。全市积极发展适水农业,累计实施高效节水灌溉256.44万亩、季节性休耕282万亩、旱作雨养种植41.06万亩,超采区节水作物种植实现了全覆盖;建成114家节水型工业企业,使得全市万元产值水耗较2018年下降6.62%;同时还在调补上下功夫,年均生态补水2.65亿立方米,年均引调外来水量约6亿立方米,新修建坑塘63座,扩挖整治较大坑塘69处,全市21条河道、144条渠道、271处坑塘全部有水。因治水成绩突出,邢台市成功获评“第十批国家节水型城市”,11个县(市、区)被水利部评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市、区)。

通过综合治理,带来的显著效果是全市浅层和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已连续19个月实现同比回升。断流近40年的百泉、沟头泉等泉眼开始复涌,而且最大出水量达到了6万立方米/日。

“这儿就是咱们的百泉泉眼区了,相较于邢台其他泉,它多了一份波澜壮阔的气势。”百泉村74岁的村民魏安芹感慨地说,他自幼生长在这里,对百泉再熟悉不过。“这片泉眼最近几年越来越活跃了,泉水越来越多,最深处已有近50米,且有几十、上百个泉眼在涌水,水量又大又清,现在水域面积有600余亩,汛期过后水域面积会更大。向北经过那个小闸口,泉水就汇入了七里河。”魏安芹望着湖面,颇有几分自豪地介绍。

水润邢襄,不仅要让百泉复涌,还要让河湖还清,让城市在水源润泽中灵动起来。邢台不仅是多泉之城,更是多河之城,依次有七里河、牛尾河、茶棚沟、小黄河、围寨河流经城区。实施水源环境改造对于保证城市安全,提升城市品质,美化市民生活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七里河沿线,该市城建及水务部门不仅对河道实施了全面拓宽和清淤,同时还建成了全长16.8公里的滨水健身绿道,增设体育公园、城市运动公园等游园23个,形成10公里滩地景观绿化带,新增游园面积达28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90万平方米。在牛尾河、茶棚沟、小黄河、围寨河等23.6公里河道内,不仅通过引入朱庄水库、南水北调和中水水源,实现了城区河道河河有水,同时还累计建设了14处水系公园、游园,景观提升达35万平方米,实现“街旁湖景”随处可见。

就是通过这样的改造提升,使得城市面貌如同画境,其中,七里河治理先后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第十五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等国家级荣誉。牛尾河市区段荣获省“秀美河湖”荣誉称号,襄都湖公园、牛尾河公园获评省三星级公园。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推动城市旅游休闲业态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