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盛购物中心(上海百盛购物中心打折)

2023-06-07 富美财经 浏览量:

作者 | 市界 杨丽雪

编辑 | 老拿

中国首个百盛店,要说再见了!?长安街沿线老百货集体“变脸”

△北京百盛大楼 图片来源:市界

北京长安街老牌百货再传闭店消息,这次是百盛购物中心。

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北楼部分商家将于10月末与南楼合并,3层以上区域将改成写字楼。市界现场探访发现,北京百盛购物中心不少商户正在进行打折促销,一些折扣甚至低至1折。

百盛购物中心,或将成为长安百货、赛特、贵友大厦等多家百货店之后,又一家宣告升级转型的老牌百货。

1

中国首家百盛或将“商改写”

商户促销甩货,顾客人影寥寥

虽然目前百盛集团并未给出确切的官方消息,但其即将在10月底对百盛购物中心进行停业改造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北楼部分商家将于10月末与南楼合并,3层以上区域将改成写字楼,一至三层依旧保持正常商业运营。市界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已经有多个商户正在进行打折促销,甩货出清。

中国首个百盛店,要说再见了!?长安街沿线老百货集体“变脸”

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布局

北京百盛购物中心位于复兴门,分为北楼和南楼两大区域。9月9日下午,市界走访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发现,大楼里多个商家正在进行打折促销活动,尤其是南楼。

市界现场看到,从2层到6层,南楼区域各箱包店、服装店、鞋店、饰品店、童装店、儿童玩具店等多家商店里,几乎都能看到醒目的红色打折标签,打折力度从1折到8折不等。其中三层一家箱包店里,一款原价一千多元的黑色手提包上贴着“2.5折”的红色标签;五层的一家服装店里一件近三千元的衣服,正以“1折”的价格甩卖。而北楼区域,却鲜见打折促销的信息。

中国首个百盛店,要说再见了!?长安街沿线老百货集体“变脸”

中国首个百盛店,要说再见了!?长安街沿线老百货集体“变脸”

照常识来看,一般打折促销现场都是人流集中地。但市界环绕大楼一圈下来发现,整个大楼除了工作人员,人影寥寥。一位披肩店女店员对市界称,因当日(9月9日)是周一,大家都在上班,所以商场里人不多。前两天周末来的人还是挺多的。但周末到现场走访的媒体报道显示,大楼里也不比眼前的景象热闹多少。

中国首个百盛店,要说再见了!?长安街沿线老百货集体“变脸”

市界就此次促销活动致电百盛总服务台询问,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接到上面的通知,不清楚”。而北京复兴门百盛总机工作人员回应称“没有接到通知,目前商场仍然正常营业”。大楼内多位工作人员则很谨慎,或摇头表示不知道,或者拒绝回答,其中一位保安人员对市界表示“这个不知道,领导不让瞎说。”

看来这场调改可能是百盛集团的内部行动,并不打算向外透露任何信息。目前百盛集团官网上仍旧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此次调改的公告,即便如此,百盛即将进行调改之事似乎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2

百盛中国往事

始于复兴门,止于复兴门

百盛百货是马来西亚金狮集团1987年创立的百货连锁商场。1994年,百盛进入中国,开的第一家百货店,就是现在位于复兴门的北京百盛购物中心。此后,百盛先后在北京重庆、上海、湖南等地开出百货店。到2004年,北京百盛开业10年之际,百盛已经在中国拥有30多家百货店。2005年,"百盛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上市以后,百盛加快了其在中国百货店的扩张速度,先后收购了全国多个城市百盛品牌管理店股权,并将版图扩张到贵州、云南、山东等多个省市。据悉,上市之后5年时间里,百盛在中国又新开了17家百货门店,股价也随之一路上涨。

中国首个百盛店,要说再见了!?长安街沿线老百货集体“变脸”

Wind数据显示,2012年开始,百盛集团营收增速开始出现下滑,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此后长达3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

与此相应,从2012年到2015年,百盛中国先后关闭了共10家门店。2016年9月,为阻止业绩继续下滑、亏损,百盛集团出售了百盛北京太阳宫店,目前,出售的百盛太阳宫店大楼已经变成了大众汽车中国总部的写字楼。而复兴门百盛购物中心,已经是百盛商业旗下最后一家购物中心了。

中国首个百盛店,要说再见了!?长安街沿线老百货集体“变脸”

百盛集团营收增速变化,来源:Wind△


中国首个百盛店,要说再见了!?长安街沿线老百货集体“变脸”

百盛集团净利润变化,来源:Wind△

从业绩下滑,再到最近传出的闭店改造,百盛百货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百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3

购物中心、电商强势崛起

传统老牌百货乱了阵脚

中国传统百货颓势尽显。总体来说,一方面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中国新型购物中心和电商发展带来的客流分流有关。

今年来,北京多家百货品牌先后宣布闭店升级改造:

4月21日,西长安街上的老牌百货店、王府井百货集团旗下的长安商场宣布闭店改造,将转型为定位于“精致社区”的购物中心。4月25日,王府井百货集团在经营6年后宣布,租约到期后将不再续约赛特,7月1日起,除地下一层超市仍由王府井集团经营外,其余楼层商户与新运营公司签约。而赛特也将进行闭店改造;

7月1日,长安街沿线的另一老牌百货贵友大厦也宣布转型改造。据媒体报道,改造后的贵友大厦将形成联合办公、IP 活动运营、新零售新餐饮融合的新型商业社交空间。

据世邦魏仕理统计,百货业态占北京现有优质零售物业总体量的17%,体量面积与2013年相比减少了40%。

商业地产专家梁吉良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北京多家老牌百货的闭店转型,电商冲击是一方面,而实体商业设施业态布局趋同,高度同质化是另一方面。梁吉良称,现在的消费群体基本上以追求自由、时尚的85后、90后为主,他们把商场定位为,除了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间”,讲究更多的场景搭建,“至少要满足自己在一个地方能停留4个小时以上的需求”。

与百盛最近“商改写”的传闻相同,很多百货品牌在业绩亏损时,大都选择将商业大楼改造后成写字楼出售或出租。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对于传统零售业而言,“商改写”是为了扭亏为盈,同时,赖阳表示,目前北京的写字楼业态也面临过剩问题,同样需要创新和改造。从百盛复兴门点所在区域来看,靠近金融街,以金融属性为主,应增加更多的商务办公和餐饮、文化等关联消费。

4

传统百货集体下坡

高端百货仍活得滋润

在百货业整体走下坡路之际,北京SKP、国贸商城等却躲过了“闭店潮”的冲刷。

2007年,中国电商开始崛起,消费者的购物需求逐渐从线下转向线上,很多传统百货都乱了阵脚,有的忙于转型、有的挣扎无门就此没落,还有的干脆放弃挣扎等待市场的裁决。百盛、赛特等传统百货的低潮也随之到来。

北京SKP、国贸商城等同具百货业态的商场,则选择了不同的发展策略——虽然电商弱化了百货商超品类齐全的优势,但是对于奢侈品这一类重稀缺性和高端性的商品,大多数人还是更加偏向线下购买。麦肯锡在《2017年中国奢侈品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这就让SKP和国贸这样的高端百货有了突围机会:通过奢侈品来吸引高端消费人群,同时,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提升其线下消费体验,吸引和留住更多消费者在商场消费。

除外,在消费升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的环境下,新型购物中心的崛起也给百货带来了不少冲击。

现在北京SKP仍旧保留着传统百货业态,同时又适当配合购物中心的硬件升级和消费场景的拓展。据北京日报此前报道,一位经常逛SKP的老顾客称,北京SKP虽然是传统百货的模样,但是“逛起来体验大不一样”。定位高端消费人群的SKP,除了各种大牌奢侈品,商场里还有各种名家讲座、文化展览、艺术沙龙等。除外,其一家自营书店还跨界融合了咖啡厅、餐厅、酒吧、杂货店等,在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主动拓展顾客的消费场景,成为了顾客们青睐的休闲放松之地。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开始,当传统百货普遍开始受到冲击出现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时候,北京SKP却能一直蝉联国内百货和购物中心单店销售冠军,2018年,北京SKP的销售额高达135亿元,北京国贸商城也不赖,销售额为90.8亿元。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市界】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