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料(植物染料的制作方法)

2023-06-07 富美财经 浏览量:

图文/王海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古代,人们用天然植物的根、茎、叶、皮,以温水浸渍后提取染液,给纺织品上色的技术,被称之为“草木染”。而染字的象形、指事,就是将无色布料,放置在木本植物根茎皮叶的汁水里,浸泡九天,即为“染”。

北京怀柔北部山区的汤河口、琉璃庙、宝山寺、长哨营等乡镇,山场广阔,海拔高低差度大,河流交汇,气候湿润,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数百年前,当地人就以植物根、茎、皮、叶作为织物染料。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清末民初,怀柔北部山地,出现了一种植物叶商品——“乌叶”。乌叶经煮泡,其汁水可以染色布匹。滦平县政府曾在山地征收“乌叶捐”和“烟叶捐”。

滦平县档案记载:“乌叶,产于县境西部(今怀柔北部)。清代至民国早期,为布匹重要染料之一,曾大量销往关内、平泉、朝阳(今辽宁省属县)等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县府试办抽收乌叶秤用捐。光绪三十二年,乌叶秤捐,归入杂捐。其乌叶、烟叶二色为大宗,均系运售内地,经禀准取捐。是年共收滦制钱190千文,此项税捐银用作巡警传习所经费。时每百斤秤用捐为买、卖主各30文,按此推算,西河(白河、汤河、天河)地区,年产约15.87万公斤。民国十二年五月一日至十三年四月一日,有商人招标承包县境屠宰税捐、乌叶捐及硝捐三项,共大洋860元。五十年代后无收购”。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从以上摘取的史料可以看出,清代及民国时期,今怀柔宝山、汤河口、长哨营、琉璃庙一带山地,有一种或数种野生植物叶子,曾作为染料商品被大量采集销售,从产销数量上看,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以致官府深感此中利益丰厚,前景可观,便下令抽取捐税。这种被称为“乌叶”的土特产商品,突然出现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有其历史原因。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首先,清末征收“乌叶捐”时,这种数量大、易采撷、浸染效果好的“乌叶”,已经在民间采集自用或在私市交易了多年。由于清代前期,布匹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品,在广大乡村多是自织自用,没能形成纺织产业,民间使用的土布自给自足。长期以来,人们自用的土布需要用矿物或植物原料煮染着色。经上千年实践,到清代,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一套使用各种植物提取染液,染制各色布料的工艺。

其次,清末民初国门大开,海外布匹大量入关,进口机织布匹被民间俗称为“洋布”,洋布很快占领了中国市场。在进口的布匹中,虽有各色染布,但以“洋白布”为大宗。

据当地老人回忆,民国时期,布店销售的青布、蓝布、花布都比白布贵很多,为省钱老百姓都买白布。可那时全滦平县也没有一个染坊,老百姓只好按照老辈子的方法,用木栾树叶熬水染布。由于大量白色机织布迅速进入乡村市场,而工业印染业没能迅速跟进,所以,一直沉默在汤河口附近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在这一时期突然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另外日伪统治时期,对布匹实行所谓的配给制,严禁民间经营布匹。日本投降后,怀柔北部作为老解放区,继续遭国民党军的封锁。1947年,人民政府鼓励、号召百姓大力开展纺线织土布、养蚕、编筐篓、制砖瓦、烧木炭等副业。此间生产的大量土布也需要就地采集植物叶茎煮染。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业的发展,使用了几千年的植物染料被化工染料所取代,村民可以就近在供销合作社买袋装染料,多数村妇都将这种化工染料称为“色”(读作shǎi )。

在中国几千年的印染史中,可作为染料的植物有数十种之多。这些植物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本草纲目》中都有详细记载。而一度盛产于汤河西部地的“乌叶”,到底属于哪种植物,一直很模糊。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2012年,宝山镇王国发先生曾到怀柔区林业局找专家咨询,专家说早有定论,两千多年以来,染青布就是用“乌桕”叶。而查遍怀柔、滦平、丰宁诸县林业志,却没有“乌桕”记载。网查乌桕树,则是生长在南方。其后,专家补充说:怀柔北部所谓的“乌叶”,疑似是栾树的一种,因近几十年干旱,此树种已经少见。

据宝山寺、汤河口一带老人们介绍,他们的祖父辈一直使用当地的木栾树叶煮水染布,染后的布匹为青灰色。当地习称的“木栾树”,亦称木兰芽树、木栎芽树,植物学名为“栾树”。其叶芽在春天采摘后,经沸水焯烫、浸泡后可食。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春天木栾芽虽然嫩小,然而浸泡过木栾芽的头遭水呈墨黑色,如果溅在衣物上,用一般的洗涤剂很难清洗掉。想必嫩芽长成树叶后,用其熬煮汁液,染布时的着色效果会更强。尽管栾树叶煮染效果极佳,汤河口、宝山寺一带的山场也茂生着大量野生栾树,可滦平县史志并没有指明“乌叶”就是采摘自栾树。

其后再次走访十几位老者,有人说老辈子是用蔴栎树皮煮水染布,有的说用栗树、梨树、木栾叶或醋酸草染布。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由此可知,滦平县史志中汤河口、宝山寺地区的“乌叶”,应是旧时官府文员在行文时图方便,根据表述对象性质,而使用的概称而已。文中虽未一一指明何种树叶,但应该是以木栾树的叶子为主。

汤河、白河、天河、琉璃河(旧称鞍子岭河)两岸山地,生长着数十种木本植物。千百年来,当地人对树木枝叶有着深刻的了解。哪些可做饲料,哪些可以食用,哪些可用于铺垫、包裹,哪些可用于染布,他们都了然于心。况且很多植物枝叶的用途并不单一,有不少即可食又可染。当社会走到清末民初当的特殊时期,在特殊的经济现象中,就出现了这种由多种植物枝叶构成的独特的商品——乌叶。

怀柔山地的植物染料——乌叶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杨忠岐先生在《树木中的谦谦君子——栾树》文中曾介绍:“栾树浑身都是宝:栾树叶含鞣质,可提制拷胶;栾树叶汁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栾树嫩叶可作菜肴,俗称‘树头菜’;栾树叶虽然呈绿色,但与白布一起煮染后却呈现为黑色,俗称‘乌叶子树’。”

看来滦平县志所称的“乌叶”,就是栾树的叶,时至今天,虽然这种商品已经消失了六十多年,但是,曾经承载着商品意义和人文意义的实物依然在怀柔西、北部的山坡谷地茂盛着。

2012年8月

原稿在《宝山记忆》中为:“昔日乌叶今何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