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建设网(东莞市建设网网上办事平台)

2023-06-07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累计完成投资409.8亿元,东莞重大项目建设交出半年“成绩单”

制图/乔雨

从石马河到松山湖,从保障民生工程到新兴技术产业,在轰隆的引擎声中,东莞交出上半年重大项目建设的“成绩单”。

疫情给东莞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展现了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以及东莞全市人民危中寻机、机中求变、变中谋新的决心和信心。今年上半年,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9.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8.2%,同比增长32.6%。在行业中,高新产业集聚的松山湖功能区投资超10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0.6%,为这份“成绩单”增添一抹亮色。

上半年,我市共46个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比去年同期多4个, 9个项目建成投产,比去年同期多1个。此外,重大项目的各项指标都有所增长。

高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8.2%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东莞2020年上半年的经济情形不甚明朗,在各界的期待下,此次东莞交出的重大项目建设“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从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情况看,今年上半年东莞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8.2%,高于去年同期。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9.8亿元,同比增长32.6%。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同比增长17.5%,其中,市管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5.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8.7%。

从行业看,基础设施工程同比增长50.1%,完成投资150.1亿元;产业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98.6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比例最高,达48.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等新兴领域投资成果斐然,华为、京东等项目建设劲头十足,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84.7%、144.4%;民生保障工程增长迅猛,完成投资56.6亿元,同比增长125.5%。

疫情给东莞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挑战,但分析上述数据不难发现,通过对重大项目的合理规划和落地建设,东莞上半年的经济布局并未因疫情而“搁浅”,在保民生的基础上,各产业布局井井有条,高端产业领域的投资成果更是释放出东莞正加速谋划今后产业发展的信号。

从地域看,投资量最大的三个地区分别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和南城,占全市完成投资的25.2%。另外,虎门、南城、石龙已提前完成年度建设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年度建设目标90%以上的还有松山湖和凤岗。

截至6月底,全市新开工建设46个重大项目

今年3月,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动工。这条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60km/h的大道首次将莞深两大科学城连接在一起,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力量,一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喜讯远不止此,今年上半年,全市各地集中开工建设46个重大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4.1%。仅在6月份,就有茶山镇茶南路、茶塘路及南塘路升级改造工程,东江下游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污水收集系统完善工程),大朗镇新大朗中学,东莞市特种设备综合服务项目,德丰电创总部及智能研发生产项目,大湾区·深投控清溪科技生态城青湖湾科创中心项目,长安华茂智能终端研发生产项目,东莞中汽宏远汽车有限公司迁建项目(二期扩建),航空发动机高精密部件生产线扩产项目等13个项目动工建设。

此外,还有新沙港散粮装卸系统扩建工程、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工程(一期)、广东旭宇光电有限公司旭宇光电研发生产项目、谢岗华能天然气热电联产、水乡地区横向通道中线工程在6月建成投产。截至6月底,共有9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7.3%。

展望下半年:简化审批,破解难题,提升效能

在上半年的重大项目建设中,东莞取得“时间过半,任务近半”的成绩,这和政府部门的服务保障密不可分。据了解,下半年,东莞将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建设战时机制,落实快速落地攻坚行动各项举措,简化审批、破解难题、提升服务效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力争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900亿元。

东莞在打一场重大项目审批服务的“闪电战”。近日,我市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简化前期手续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率的若干措施(试行)》,制定了25条举措,涵盖立项审批、资金审批、规划调整、工程建设等全流程,力求最大程度简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一条条举措切中审批业务中的难点、堵点,要求建立重点项目库管理机制,实施“绿色通道”审批;要求发改部门对前期经费的申请在2个工作日之内批复;要求纳入重点项目库的财政投资项目,财政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出具招标资金证明……这场战役还将持续到下半年。

此外,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投资调度组每周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市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快速实施。各园区(镇街)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服务专员、新开工项目代办员制度,全面做好对企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见习记者 唐卓 记者 曹丽娟 向连/文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