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强产兴城财政保障显担当

2023-06-08 富美财经 浏览量:

为全面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泉州市财政局落实新思路,奋发新作为,强化财政保障,服务发展大局,勇挑重担,奋力谱写财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好“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组合拳,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记者从泉州市财政局了解到,为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体系,增加有效金融资源供给,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该局进一步学习借鉴其他地市先进做法,结合泉州市实际,深化“财政+金融”理念运用,会同相关部门分类设计财政政策与银行贷款、基金、担保等金融工具组合,提出构建“1+N”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体系。“1”是指1个实施意见,即制定出台《泉州市关于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N”是指N个实施方案,具体包括《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入驻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促进增产增效的指导意见》《泉州市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方案》《泉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实施方案》《泉州市企业应急保障周转基金管理规定》《泉州市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

“1+N”系列政策组合拳撬动各方金融资源,真金白银“精准滴灌”,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力度大,亮点多。

一方面,直接奖补提标加码。将企业技改设备补助比例和补助金额上限提高至10%和300万元,其中入驻标准化园区的企业补助比例进一步提高至20%和500万元。恢复实施挂牌上市企业再融资奖励,将奖励金额上限提高至150万元,并将募集资金投资该市的比例要求由原来的50%下调至40%。

另一方面,融资政策工具丰富创新。新增设立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新采取“专项贷款+信托服务”相结合模式,为企业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融资支持。新增设立规模1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放大至150亿元的总额度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服务对象覆盖乡村振兴领域企业和个人。设立规模不低于15亿元的企业应急保障周转基金,并注重市县两级联动形成支持合力,更好满足企业多样化“过桥”资金周转需求。

同时,基金赋能作用强化。印发《泉州市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3大方面、29条扶持措施,其中涉及奖补措施15条、奖补项目18项。其中,公司制基金落户奖励,按基金新增实到资本给予基金管理人开办奖励,奖励标准最高1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基金和基金管理人的经营贡献奖励标准,由现行按其存续期内地方财政贡献80%的比例提高至95%;对基金、基金管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标准,由现行按其工资薪金地方财政贡献50%的比例提高到100%。对基金、基金管理人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的补助标准,提高至按其购房合同价的10%比例。

此外,国企支撑作用增强。支持市金控集团发挥金融平台优势,代表政府方参与技术创新基金、企业增信基金和企业应急保障周转基金等的设立运作;逐步将市级政府产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注册规模扩充至100亿元,引导和带动多层次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加快构建;构建政银企风险共担机制,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分险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信贷投放支持。

为保障“1+N”系列政策落地落实,泉州市财政拟支持市金控集团设立统筹运作“资金池”,并根据市级财力承受和基金运作实效等情况,持续优化惠企资金支出结构,多方调度可动用财力,每年安排增量资金注入市金控集团做大“资金池”。

深化“财政+国企+金融”融合运作,奋力建设“海丝名城”

为推进深化投融资改革,综合运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更好地支撑“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有效保障“抓项目、促发展”系列行动、中心市区一体化开发建设、“聚城畅通”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泉州市5月17日印发《深化投融资改革保障“强产兴城”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泉州市财政局有关人士介绍,《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针对泉州市可腾挪用于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财力不足,政府债务监管趋严、专项债券空间有限以及国企市场化融资运作不够通畅等现状,围绕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综合运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改革优化投融资机制,创新设计投融资模式,破解投融资循环瓶颈,提高投融资运作效率,更好地支撑“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

《方案》紧盯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树立市场化思维和经营财政理念,充分发挥国企支撑、金融赋能作用,拓展投融资渠道,创新交通、市政、生态环保、水利基础设施及片区综合开发等领域投资模式,用好用足用活专项债券、投资基金、债权股权融资等金融工具;强化统筹调度,不断完善“小统筹”与“大统筹”融通机制,深化“财政+国企+金融”融合运作,切实提高资金周转率;做大融资空间载体和资产资源支撑,建立资金链滚动接续和投资—收益—再投资循环闭合运作机制;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切实规范投融资行为,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加强全过程成本管控和目标绩效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方案》有不少创新点,比如改革重点领域投资模式,构建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财务可行、资金可融、风险可控的投资新模式;创新区域联合投入机制,强化市县协同联动合力,突破市县两级共同运作新瓶颈;强化资金投入与收益动态平衡管控,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保障建设资金需求和资金链持续运转,实现资金在空间投放和时间配置上契合匹配。

为确保《方案》落地见效,将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交流,总结提炼示范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健全运作机制,建立投融资“人才池”服务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形成攻坚克难合力,确保深化投融资改革顺利实施。(王述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