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香江-香港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屠海鸣

2023-06-13 富美财经 浏览量: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6月7日下午在深圳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  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中外,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理应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中担起重大责任、发挥独特作用。  当好“文化交流的使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指明了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香港被称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八大中心”,其中之一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理应当好“文化交流的使者”。  当好“文化交流的使者”,需要搭建载体。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该区的故宫博物馆透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带领观众走入紫禁城,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该区的M+博物馆展示与诠释20世纪至今的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还有香港的流行文化。西九文化区多元一体,联接古今中外,这样的载体还可以逐步覆製。  当好“文化交流使者”,应该发挥资源优势。从全球来看,香港的电影、电视、漫画、音乐、出版、广告、艺术设计等方面的成就不凡。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香港艺术节、中国戏曲节、香港国际电影节等年度盛事,也让香港成为亚洲的“艺术之都”。香港还拥有一批文化大家和知名文化作品。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王家卫的电影、成龙的“功夫片”都具有世界影响力。香港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还经常举办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现在看,香港社会应把这些资源优势放大,打造更高水准的文化交流平台。  当好“文化交流使者”,应该拓展合作空间。粤港澳大湾区是“9+2”城市的共同家园,“共建人文湾区”是大湾区建设的题中要义。香港应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携手,聚合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的文化优势,合力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当好“文明互鉴的助推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秉持开放包容”,指明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性。过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国际场合多次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总书记曾精辟地指出:“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中,香港理应当好“文明互鉴的助推者”,重点是向世界讲好“一国两制”的“香港故事”。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人类文明成果,两种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可以互学互鉴。但在某些人眼里,两种制度水火不容,二战之后出现的冷战,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抗,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在中国,两种制度是可以和睦共处的。“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到成功实践,颠覆了世人对两种制度的认知。“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没有如西方某些政客预言的那样衰落,而是焕发出勃勃生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越来越稳固,香港连续28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的经济增长在发达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一国两制”的“香港故事”,是文明互鉴的最生动、最有说服力、最富科学逻辑的例证。  当好“文明互鉴的助推者”,应向世界讲好“一国两制”的“香港故事”精髓。比如,香港如何借助国家力量走向国际市场?香港如何对接国家战略开辟内地市场?香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当好“超级联络人”?等等。透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阐释中华“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启发更多人放弃“冷战思维”和“文明冲突论”,认同“文明互鉴”的重要性,加入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列。  当好“守正创新的探路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指明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香港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如何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全体香港同胞大力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继续发扬包容共济、求同存异、自强不息、善拚敢赢的优良传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总书记的这段话实质上指明了香港文化创新的方向。香港应该当好“守正创新的探路者”。  守正,就要高举“爱国爱港”的旗帜。香港的文化创新必须形成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为此,必须强化国家观念: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强化民族观念:香港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应该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必须强化历史观念:香港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英国统治香港仅有150多年。由此,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爱国”和“爱港”是一体的,而非对立的。  创新,就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变。香港的文化创新,必须瞄准“两个大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香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狮子山精神”,主要内涵是:“刻苦耐劳、勤奋拚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这是香港宝贵的精神财富。未来,面对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香港还是需要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精神,进一步丰富和扩展香港文化的内涵。  当好“守正创新的探路者”,既是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探路,也是为文化强国作贡献,香港应该有探索的勇气和担当。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曾对香港未来有美好畅想。他讲到:“我们期盼那时的香港,在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之外,会增添新的桂冠,将成为活力四射、中西合璧、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会,将成为全世界都为之心驰神往的新的东方明珠。”这一美好愿景要变为现实,香港定当在文化强国建设上有更大作为,新增添的“桂冠”应该是令人倾慕的“文化之都”。  文化强国,定当有我。香港的责任不可推卸,香港的作用不可替代!(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