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越洋——北京援几医疗队55载

2023-06-19 富美财经 浏览量:

飞越三大洲,离家两万里。

1968年,第一批北京医生身负援外医疗重任,抵达位于非洲西岸的几内亚共和国。55年来,“中国医生”在几内亚成了金字名片,岐黄之道在当地家喻户晓,中几友好医院不断发展壮大……援几医疗队秉持大爱无疆的仁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用高超精湛的医术、科学先进的理念和救死扶伤的行动,在几内亚的大地上书写了一段段动人故事。一些当地居民为孩子取名“西诺瓦”,这个词,在法语中意为“中国人”。

聚光灯之外,是他们不为人知的付出——适应恶劣环境、克服语言不通、直面疫情生死考验……这些都没能阻挡一批批援几医疗队员奉献的决心,大爱无疆的精神在他们的手中接续传承。55年,1021人,未来,北京援外医疗队不会停下脚步,将续写援外医疗的“北京故事”。

白衣越洋——北京援几医疗队55载

首批援几医疗队队长许政刚(中)和当地居民合影。北京同仁医院供图

白衣越洋——北京援几医疗队55载

第29批援几医疗队员(左)在当地医生协助下开展手术。北京天坛医院供图

因为艰苦,援助更有意义

在成为首批援几医疗队队长前,几内亚对于许政刚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国名。先乘坐7天7夜的火车,再转乘飞机,1968年,同仁医院医生许政刚带领医疗队跨越半个地球,在踏上几内亚土地的那一刻,他和队员便要承担起为几内亚人民解除病痛的重任。

用水要自己挑,吃菜要自己种,援助的医院里甚至没有X光机,手术室里没有无影灯,做手术要用手电照……“当时几内亚一穷二白,老百姓的家基本上就是一个草棚,里面连生火做饭的地方也找不到,仅有一把椅子,甚至以地为床,更别提自来水了。”许政刚回忆,医疗队从国内跨越万里,带去了一批药品、医疗设备,就此扎下了根。

在医院内坐诊,一天要接诊一两百位患者,每到周末还要下乡义诊,许政刚和队员全年无休。疟疾、伤寒等当时在国内几乎已经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在当地却长期肆虐,威胁着几内亚人民的生命。

虽然每天服用预防的药物,许政刚和十几位队员还是陆续感染了疟疾。条件艰苦,却没有人打退堂鼓,“正是因为这里艰苦,我们的援助才显得更有意义。”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援几医疗队员与家人的通信方式仍是漂洋过海的纸质信件。相隔半个地球,许政刚给妻儿手写的书信,在路上一漂就是一个月。在信中,许政刚常常报喜不报忧,千言万语,终化作一句“在这儿一切都好,请你们放心”。

后来,越洋电话开通、互联网接通,医疗队与祖国的距离终于被拉近。如今,第29批援几医疗队队长、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郭伟正和队员一起奋战在几内亚,每月一通的视频电话,让当地面临的基础药品和耗材短缺、手术缺乏合适器械等问题,有了更便捷的“求助”通道。

55年来,北京已经向几内亚派出了29批医疗队,并陆续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医疗援助。一批批医疗队交替,援助工作一脉相承。

“交接要非常细致,前后得持续小半年。不仅是要交代当地的情况,医院里缺哪些药、还需要什么设备,都要提前做好采购。”第22批援几医疗队队长、北京天坛医院工会主席徐燕玲曾担任医疗队的“大管家”,队员身在异国,方方面面都要她来操心,“生活上也不能忽略,新一批队伍过来人生地不熟的,我们走之前特意在冰箱里放满了食物,方方面面都帮他们尽力沟通好。”

医疗队驻地院内的一片小菜园,是队员们闲暇时最爱“光顾”的地方。几内亚市场上出售的蔬菜种类十分有限,洋葱、土豆、南瓜吃腻了,医疗队员便张罗着在房前屋后开辟了菜园。从国内带来的蔬菜瓜果种子,在异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抚慰着队员们“思乡”的胃。

白衣越洋——北京援几医疗队55载

第29批援几医疗队队长郭伟与几内亚当地医生交流患者病情。北京天坛医院供图

中西结合,创下多个“首次”

1994年,来自天坛医院的针灸医生曲梅第一次援几。她在法拉纳省医院破旧的针灸治疗床前工作了2年,用中国传统医学造福了当地居民,“在这里,几岁的孩子都会用中文说‘你好’。”

接连参与了第14批、第17批、第22批援几医疗队的曲梅,先后在几内亚工作了5年半。从首批援几医疗队起,拉贝医疗点就是北京医生固定的援助医疗点之一,简单经济、立竿见影的针灸疗法深受当地人喜爱。“拉贝医院的门诊量很大,会有患者早早地从很远的乡村来,等候在诊室门口。”在拉贝医疗点工作期间,曲梅从未请过一天假,“就是为了不辜负当地人民的信任和期盼。”

曲梅第三次援几时,恰逢中几友好医院开业,针灸科拥有了专门的诊室和床位。“开张伊始,每天都有新病人来就诊。”虽然忙碌,曲梅却从心底感到快乐,“比起法拉纳和拉贝医院,变化很大!”

北京安贞医院中医理疗科副主任医师张凌志是第23批援几医疗队中医专家。回忆起2013年的援几经历,他感慨万千。“当地医生非常喜爱中医,国民也十分信任中医,这是几代援几医疗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医技法是我们传授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递中医理念。”张凌志说,此前几内亚医生在针灸治疗上,大多只能学个样子。看似简单的针灸,却包含了一名中医的丰富经验和对中医的理解,在这一点上,几内亚医生还暂时达不到。

援几期间,张凌志为当地患者治疗的同时,还将针灸的一些“技巧”“秘诀”,以及针灸的理论内涵毫无保留地传授。来时,几内亚医生的针灸手法还颇为粗浅,而1年后,他们对针灸的理解就上了一个新台阶。“看到他们的进步,我倍感欣慰。让中国的针灸在他乡生根发芽,造福更多患者,这是每一位医生的愿景。”张凌志说。

我国现代医学的顶尖技术也被带到了几内亚。郭伟带领的第29批援几医疗队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便为几内亚医疗领域创造了十余项“首次”,气管镜的应用就是其中之一。呼吸科专业出身的郭伟,将肺部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气管镜技术带到几内亚。设备来自国内气管镜厂商的捐赠,培训课程由郭伟亲自设计,教具的选择则格外接地气,由医疗队员采购牛肺以供操作。

“当地的医生也会到法国等国家进修学习,但更多是以观摩为主,动手的机会其实很少。”在与当地医生的交流中,郭伟发现,想通过短暂的进修就全方位掌握某项技术是很难的,“就连手术最基础的消毒,当地医生的操作都有待进一步规范。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培训,让他们能真正掌握气管镜技术。”

几内亚医生大卫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操作着气管镜深入牛肺,练就“手感”后,便逐渐过渡到临床应用。“我们开玩笑地叫他‘几内亚气管镜之父’。”郭伟笑道。

郭伟的微信头像是一本法语版《气管镜实用手册》的封面——这是他自己的著作。抵达几内亚后,他和医疗队的翻译利用业余时间将这本书翻译成法语出版。医疗队还计划在几内亚翻译出版4本法语书,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及热带传染病防治。“我们要为当地的医生留下一些随时能参考的工具书。”

白衣越洋——北京援几医疗队55载

几内亚卫生部给第24批援几医疗队颁发奖励证书(左为医疗队队长王振常)。北京友谊医院供图

逆行出征,勇闯致命疫区

“EBOLA”,本是非洲南部一条平平无奇的河流名字。而在2014年,这个名字成了非洲人民心中“死神”的代名词。这一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大地上无情肆虐,数万人因它失去生命。2014年夏季,白衣执甲的中国医疗队——第24批援几医疗队,跨越两万里踏上几内亚国土,冲向抗击埃博拉的第一线。

“刚到几内亚不久,身边就有几内亚医务人员发生感染,6名医生因感染去世,可以说,埃博拉的恐怖笼罩着整个国家,堪称谈‘埃’色变。”作为第24批援几医疗队队长、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回忆,医疗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有些队员甚至写好了遗书。

要帮助几内亚做好埃博拉防控工作,王振常和医疗队队员首先需要找到当地无法应对埃博拉的症结。处理繁复的疫情数据并进行分析,是援几医疗队每天清晨的必修课。同时,医疗队也积极与当地医生护士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经过1个多月的深入研究,王振常意识到症结之所在——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防控措施有漏洞。

“体系不健全就要帮助他们健全,有漏洞就要补漏洞!”王振常举例,在我国,许多老百姓都知道手术应该使用无菌的蒸馏水,而当地的医生却将瓶装矿泉水用于临床手术,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极易发生感染。“最重要的是,当地的医生、患者并没有无菌的概念,扭转他们对于医学的认识,纠正观念,是援几医疗队的当务之急。”

在防控措施上,援几医疗队督导当地医院按照科学、现代的防控措施落实,消毒、灭菌每个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在防护意识上,援几医疗队事无巨细地叮嘱当地医护人员,小到戴一次性口罩、手套,大到手术室的系统消毒。3个多月时间,援几医疗队就培训了大量卫生工作人员、一线医护和政府官员,使得几内亚现代的疫情防控体系初见雏形。

除了治病救人,第24批援几医疗队还印刷出版《几内亚华人埃博拉防控手册》,开通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深入我国援建项目工地一线开展埃博拉防控培训。“逆行出征,是援几医疗队的优良传统,从首批援几医疗队英勇迎战疟疾开始,到我们与埃博拉较量,再到现在的援几医疗队抗击新冠疫情,这种传承从未断过。”王振常激动地说。

勇闯疫区,无惧生死,帮助几内亚进行埃博拉疫情防控及医疗援助工作,第24批援几医疗队集体获联合国南南奖,王振常个人获几内亚共和国勋章以及“最美援外医生”“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本市共派出6批12人次的公共卫生专家组赴几内亚等国执行防控和培训任务。专家组协助受援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普及防控知识,累计为几内亚培训了近1700名公共卫生和社区医疗服务人员。

白衣越洋——北京援几医疗队55载

第29批援几医疗队与当地医护人员合影。北京天坛医院供图

久久为功,重症不出几内亚

郭伟带队抵达几内亚后,第一时间给徐燕玲发回了一张照片——一棵长得郁郁葱葱的凤凰木。徐燕玲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十年前,我们刚搬进新院子时种下的那棵小苗,都长得这么高了!”

从一棵小树苗,到两层楼高的大树,一批批援几医疗队员见证了它的成长。与小树一同“长大”的,是隔壁的中几友好医院,医院内小到诊室内的一桌一椅,大到CT机等医疗设备,全都来自中国。正式启用至今仅11年,这里就已初步发展成为几内亚乃至西非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

中几友好医院刚开始接收患者时,无数难题不停涌现,供水、供电等都很难保证,更不要说本就紧缺的医疗物资。“开张的时候,患者需要手术,医院里却没有消毒条件。护士长没办法,只能打包好所有器械去其他医院借用消毒设备。”徐燕玲回忆。

有求必应!一台“大家伙”——国产CT机运进了中几友好医院,这是我国政府为几内亚援助的首台CT机,几内亚公办医院第一次拥有了CT诊断技术。抵达几内亚大半年后,第22批援几医疗队员、放射科医生韩英终于能在专业领域施展拳脚。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厂家还特意派出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基础设备的完善,中几友好医院逐渐拥有了承接大型手术的能力。在这里,各批援几医疗队创下了难以胜数的首次:几内亚首例开胸手术、首次支气管镜临床应用、首台脑部肿瘤卒中显微镜下病变切除手术……

“在8批医疗队的共同建设推动下,中几友好医院从‘零’起步。每一批医疗队,都带着它再上一个台阶。”郭伟自豪地说。

虽然一批批医疗队员来了又走,但围绕医院的建设思路,市卫健委早已提前开展了顶层设计。中几友好医院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神经医学、急危重症等专业治疗不出几内亚”的愿景,每支医疗队,都是医院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

“第28批医疗队是以宣武医院为主,天坛医院是第29批的主力,两支队伍有着很重要的使命,要把几内亚的神经疾病中心打造得更强大。”郭伟说。当地医生在第28批医疗队工作期间已接受过基础的神经外科操作培训,第29批医疗队员、神经外科专家张国滨便组织进一步开展显微外科培训。

鸡翅上的毛细血管细如毫发,医疗队员在一旁全程指导,通过显微镜一点点将离断的血管重新接起来。这样有趣又有效的训练方式,让当地医生兴奋不已。“一开始是我们送上培训,现在他们会主动请求接受培训,这个转变令人欣喜。”郭伟说。

自1968年至今,北京已累计向几内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12国派出54批医疗队,共计1021名援外医疗队员。近年来,北京不仅让医疗技术“走出去”,还把受援国医务人员“请进来”,累计培训50余人次。在中几友好医院汉语培训中心,越来越多的几方医务人员有了汉语名字,并且能用简单的中文交流。

随着本次援外任务接近尾声,郭伟和队员一起为下一支医疗队的工作做好铺垫。“一年半的时间,相比于完成一项事业来讲,其实是十分短暂的。”接过他们手中接力棒的,将是来自安贞医院的新一批援几医护人员,心血管领域的顶尖技术和先进的“脑心同治”理念将被带到几内亚。(本报记者刘苏雅、实习记者、柴嵘)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