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引领变革,-同步先行-共话汽车产业发展

2023-06-19 富美财经 浏览量:

北京6月19日讯(记者 张懿) 6月16日,2023(第二十七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暨新能源汽车博览会在深圳如期开幕,以“CoEVO同步先行”为主题的“2023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于当天同步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分享深刻洞察和睿见卓识,共同探讨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智能电动-引领变革,-同步先行-共话汽车产业发展

企业供图

“以电动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汽车技术革命,让100多年的汽车产业从一个夕阳产业重回朝阳产业,也让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换赛道的方式快速拉近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下半场唯一的门票,那智能网联化便是新的制高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在车展开幕致辞中表示,与电动化相比,智能网联将会对汽车产业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突破1500万,在汽车“新四化”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第一次走在了前面,新能源车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院长孙逢春表示,在智能化革命中,中国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2.0 时代。

交互变革悄然而至 AI崛起再掀智驾革命?

2023年12月,由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以倾覆之势的话题热度涌入大众视野,交互变革悄然而至。而汽车行业一直是人工智能及交互科技商用的重要阵地,随着web 3.0定义的逐渐延伸,AI大模型与信息交互算法处理又将为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怎样的变革?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认为,AI大模型在处理文本、获取和加工数据、建立场景的训练和迭代方面的优势,将会对人机交互智能化和智能驾驶方面起到加速推动作用。目前汽车领域对于大模型的应用还处于初期的尝试阶段,后续仍需基于云平台进行打通,向深层领域应用推进仍然任重道远。

-智能电动-引领变革,-同步先行-共话汽车产业发展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 企业供图

针对AI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带来的冲击与变革,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认为,智能驾驶是可以使开车更安全、更舒心的技术,随着AI大模型的应用于迭代,这一体验将会越发强化。余承东表示,华为汽车以打造目前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双天花板作为目标,在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中,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超过70%,一切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余承东预测,相信很快会看到我国在智能驾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华为也将针对近期即将出台的L3级自动驾驶标准,进行第一时间的跟进研发。

新能源赛道“内卷”成新常态,智能网联成必争制高点

据了解,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26.1%,超过了新技术扩散曲线中15%的临界点,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扩张将继续提速,用户群体也会从尝鲜者向主流消费人群转变,即用户需求也将从价格导向进入到价值导向的转变。凭借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新能源赛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选手”进入,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内卷”氛围已经蔓延。

在应对中国汽车市场变化方面,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表示,奔驰将一如既往地拥抱电动化变革,2030年,将在条件允许的市场,提供全面电动化产品。

-智能电动-引领变革,-同步先行-共话汽车产业发展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 企业供图

作为汽车发明者,也是传统汽车制造代表的奔驰始终注重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自1986年普罗米修斯计划开始奔驰的自动驾驶征程,至今已持续投入研发37年之久,特别是基于中国日益增加的电动化与数字化的前沿阵地,组建的本土研发团队创新成果将为全球车型赋能。段建军表示,年内将会推出共计6款全新新能源产品。

放眼全球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屡破新高,超过1500万辆的新能源车保有量,我国新能源车全球渗透率约13.9%,仅2023年1-5月我国新能源车累计出口45.7万辆,同比实现1.6倍增长,电动化+智能化双轨发展即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向全球突破的重要机会点。

“从2020年至2025年,在中国市场,我们可能会看到汽车百年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整个行业结构调整,”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分享了麦肯锡基于长期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观察调研给出的预测性结论。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企乘用车市场份额将接近60%,同时出口还会持续加速,有望达到500万台,基于此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将成为未来三年的“新常态”。

此外,针对如何有利润的经营,避免市场高速增长下行业“内卷”带来的增产不增收课题,国投招商汽车团队负责人翟俊表示,资本非常愿意牵头参与到这次产业整合中来,对于基于智能网联和电动化变革下的新技术,助力整合与创新孵化;针对汽车产业制造中受制于“卡脖子”的传统核心技术,推动制造产业快速升级,将成为其接下来的投资重点。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