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中国与东盟产业互补创双赢-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2023-07-19 富美财经 浏览量:次
图: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潜力大,图为广西钦州港。 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到去年年中,中国出口表现亮眼,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但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出口快速回落。在笔者看来,考虑到欧美经济放缓、外部关系严峻、产业链外迁等因素,中国出口前景确实面临很多挑战。未来需要将东盟作为主要发力点,发挥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支撑作用,强化与东盟产业链的协同互补,并通过推进区域一体化合作和坚持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欧美经济陷入“滞胀”,是中国出口下行的主要原因。美国方面,2023年1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和核心CPI按年分别升6.4%和5.6%,超出市场预期,通胀放缓进程仍有反复。为抑制高通胀,2月美联储加息0.25厘,自2023年3月以来已累计加息4.5厘。目前市场上利率期货隐含的停止加息时点延后至今年6月,终端利率抬升至5.25至5.5厘。尽管本轮加息过程中,美国经济韧性较强,但持续加息对内需的冲击逐步显现,突出体现在住宅投资(房地产)、设备投资(企业资本开支)等方面,已经大幅负增长。 欧洲方面,尽管能源危机影响逐渐消退,但2023年1月欧元区核心CPI仍位于历史最高水平(5.3%),高通胀制约欧洲工业生产、削弱消费信心、恶化贸易收支。面对高企的通胀压力,2月欧央行连续第二次加息0.5厘,自2023年7月以来累计加息3厘。尽管近期欧元区经济数据有所改善,但利率大幅上升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也在逐步显现,今年欧洲经济最好结局也就是能避免衰退。 根据1月份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2%降至1.4%;欧元区更从2023年的3.5%大幅下降至0.7%,其中德国(0.1%)、法国(0.7%)、意大利(0.6%)三大经济体增速均处于衰退边缘。 伴随欧美经济滑向衰退,全球贸易前景暗淡。2023年10月,WTO(世界贸易组织)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测大幅下调至1%(2023年4月的预测为3.4%),其中北美(-1.0%)和欧盟(-0.7%)进口均落入负增长(2023年为升5%至6%),这意味着海外需求将明显走弱,中国出口面临很大挑战。 突破西方国家打压 随着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全球产业链呈现本土化、区域化、逆全球化特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在加快供应链“去中国化”,制约中国出口增长。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打压和技术封锁加码。一方面,近年美国政府出台多项法案,旨在加快产业回流。2021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指示政府对美国关键供应链进行全面的审查;同年6月,拜登政府发布“供应链百日审查报告”,审查半导体、稀土等4种关键技术供应链,并要求对国防、通讯技术等6个关键领域供应链进行为期一年的审查,以评估漏洞并制定解决方案。 2023年,美国政府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试图通过巨额补贴吸引芯片、汽车等产业回迁。上述法案加大了对华技术封锁,阻碍了中国芯片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出口。据测算,芯片及相关产品占中国出口的比例达到15%。此外,苹果公司正在把部分iPhone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以减轻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另一方面,由于前期产业回流效果有限,美国先后推出“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产业区域化政策。2023年4月,美国众议院推出《西半球近岸外包法案》,提出为鼓励产业回迁,将向从中国迁往拉美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免税待遇;2023年7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韩国访问时表示,要集中力量?复苏经济并恢复供应链,在盟友和伙伴国之间实行“友岸外包”战略,并将矛头直指中国。截至2021年,美国自墨西哥进口占比保持在13%至14%,自加拿大、巴西、韩国等邻国或盟友的进口占比也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密集型产业转移东盟 受到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摩擦、国内成本上升空间等因素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向东盟国家转移的趋势,引发高度关注。 成本上升和中美贸易战加速中资企业布局东南亚。2017年以来,随着中美经贸摩擦不断,为避免美国高额关税和分散产业链风险,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加速。其中,越南、印尼、菲律宾、柬埔寨等除拥有东盟成员享受的低关税外,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对中资企业吸引力很强。例如,在美国箱包的进口份额中,中国从2015年的65%降至2021年的30%以下,同期东盟份额则由14%升至近33%,6年翻了一倍以上。 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显著上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高达197亿美元,按年增速超过20%。其中,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达84.1亿美元,增长42%;对印尼直接投资43.7亿美元,大增99%;对越南直接投资为22.1亿美元,上升18%,连续4年高速增长。分行业看,2021年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比达到44%。 份额替代将对中国出口带来一定压力。以美国进口份额为例,2017年中国占美国进口市场份额见顶,达到21.9%,到2021年这一份额已经下滑至18.4%,降幅超过3个百分点。在此期间,东盟国家占美国进口份额则从2017年的7.3%,提升至2021年的10.2%,涨幅近3个百分点。 分品类看,份额替代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和消费电子类商品,与新兴制造国产业结构高度相关。越南等东盟国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份额替代十分明显,集中体现在塑料制品、皮革制品、针织服装、鞋靴、家具、玩具等品类;同时,对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份额也有一定挤占。 总体来看,受欧美经济放缓、外部关系严峻、产业链外迁等因素影响,2023年中国出口前景面临很大挑战。在笔者看来,中国应对出口下行需将东盟市场作为重要抓手,发挥东盟市场对中国出口的支撑作用,强化与东盟产业链的协同互补。 一方面,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支撑作用凸显。2010年以来,东盟占中国出口份额持续快速提升,从2010年的8.8%到2015年的12.2%,再升至2023年的15.8%,目前已超越欧盟成为中国出口第二大目的地,仅次于美国。2023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为17.7%,远高于整体增速(7%),东盟也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拉动力。截至12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仍保持在7.5%,明显超过美、欧、日等贸易伙伴。 中国贸易结构升级 究其原因,东南亚经济?复苏和双方产业互补是重要背景。随着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共同加入RCEP(区域全面合作经济伙伴协议)、本币结算与货币互换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增长仍然潜力很大。 另一方面,东盟承接国内产业链转移,有助于驱动中国贸易结构升级,对东盟出口中高附加值商品。中国与东盟逐渐形成了“东盟向中国出口初级品、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资本密集型)和中间品(技术密集型)、再将消费品(劳动密集型)出口给中国和第三国”的互利共赢的贸易模式。因此,应辩证看待国内产业链向东盟转移,背后是双方产业互补关系加强,处理得当,有助于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中上游迁移,带动贸易结构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可以聚焦以下两点:首先,继续加大区域一体化合作。中国应进一步加快推进亚太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一带一路”的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和集聚发展;其次,持续加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减少对外资企业的准入限制,吸引外资流入和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
-
-
制止餐饮浪费|长春:专项整治行动见实效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民以食为天,食以俭为先。为了解制止餐...
- 生活快消 2024-05-09
-
制止餐饮浪费|长春:专项整治行动见实效
-
-
“马产品”进京带来食品新体验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锡林浩特市马产业发展中心...
- 生活快消 2024-05-09
-
“马产品”进京带来食品新体验
-
-
制止餐饮浪费|想点单件商品却凑单成“多件套” 外卖起送价何时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想点一份13元的意面,外卖起送价要20元;...
- 生活快消 2024-05-09
-
制止餐饮浪费|想点单件商品却凑单成“多件套” 外卖起送价何时休
-
-
40.5%!北京居民健康素养居全国首位
日前,北京市第35个爱国卫生月启动,北京市卫建委相关负责介绍,今年北京...
- 生活快消 2024-05-09
-
40.5%!北京居民健康素养居全国首位
-
-
五一坐飞机又便宜了!燃油附加费年内两连降;分析人士:可能还会涨回来
清明短假带火了一日游,而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乘机远途旅行或是大多数...
- 生活快消 2024-05-09
-
五一坐飞机又便宜了!燃油附加费年内两连降;分析人士:可能还会涨回来
-
-
出游正值好春光!“五一”旅游需求爆发
4月7日消息,随着天气转暖,国内游客的春游热情持续高涨。今年清明假期,...
- 生活快消 2024-05-09
-
出游正值好春光!“五一”旅游需求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