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香港 1-情迷唐楼 爱上社区 对香港充满信心

2023-07-20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我家在香港 1-情迷唐楼 爱上社区 对香港充满信心  图:Dare喜欢四处收集旧物,他手中的仿竹製藤面椅子,就是在泰国旅行时购买的。  “我很喜欢香港的生活,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8年,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我从没想过会再回去(生活)。”现年60岁的Dare Koslow在美国出生,1995年,从事广告业的他决意转换新环境,由纽约来港寻找机会,深深被香港旧区的唐楼吸引着。他情迷唐楼,进而活化唐楼,搜罗旧砖古瓦,砌出美丽又经典的住宅。  月前,Dare再买入两个旧唐楼单位翻新自住。住在唐楼,他尤其享受社区邻里的热情,“每次出门听到邻居热情打招呼,觉得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他对香港投以信心一票,大家同心跨过黑暴和疫情的艰难时期,未来只会愈来愈美好。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余风(文) 盛德文(图、视频)  香港是多元共融的国际大都会,回归祖国之后,东方之珠吸引力有增无减。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在香港工作、生活及创业。有人因为爱上唐楼,醉心活化保育,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住宅;也有人由低做起,学得一手好厨艺后开餐厅。“老外”落地生根,以香港为家,在这里找到自家新天地。  “唐楼迷”Dare在香港生活了28年,2004年起他买入和租赁的唐楼不下50个。他爱选择50、60年楼龄,而且建筑结构良好的唐楼,经他翻新后,既保留原有的经典元素,又注入和谐的工业风,风格独特,在租赁市场非常抢手,租客多是跨国公司的高管。  改造旧楼 喜收集旧砖旧窗  在筲箕湾阿公岩村道一幢逾50年的大厦四楼单位里,身材高大、挺着大肚腩的Dare向大公报记者笑着说:“我喜欢将香港的唐楼改造活化,变得更美丽,我改到上瘾了。”  Dare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说,“这是今年6月中旬,我花了600万元买入的第25和26个旧楼单位,两个相连单位约有2000平方呎,我打算用200万元装修活化,到时相信会好正!”  要令旧楼“复活”,自然少不了那些年的经典旧物,而他多年来收集回来的旧铁窗、瓷砖、瓷片和水槽,正是重要元件。  最令Dare兴奋的,是之前他揭开屋内的木地板,发现下面全是50年前流行的水磨花阶砖,他指着洗去尘垢后的阶砖说:“你看,这些花纹多么漂亮啊!”他信心十足地说,可完全把唐楼的经典风貌还原,届时还会由租约期满的上环住所搬过来。  连买七伙 确保不被“强拍”  Dare情迷香港旧建筑,尤其喜爱富香港独有风格的旧唐楼,“现在不少大城市都如倒模一样,处处高楼大厦,总要有人保育这些特色楼宇,让下一代可以看到过去一面”。  爱上保育活化唐楼,十多年前,上环结志街有一幢只有10个单位的唐楼,Dare连买7个,成为了大业主,确保楼宇不会被“强拍”重建。他忆述,当年购买这幢唐楼的单位时,周围还是传统的露天市集和低密度的建筑群,后来毗邻不少旧楼被拆卸重建,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看见自己买下的唐楼还在,他十分自豪,“以后,居住在高楼的人们向下望时,一定会很奇怪这幢五层高的唐楼为何还在?你知道吗?是我保护和保存了它。”他坚定地说不会卖掉这幢唐楼,要一直保留下去。  由情迷唐楼,到爱上这片土地,Dare对香港的未来满有信心,十分庆幸当年把握机会,在这里落户。  上世纪90年代,香港出现移民潮,广告界求才若渴,1995年,Dare把握机会由纽约来港寻找机会。初来甫到,香港给他的第一印象是高楼大厦林立、人口密集、工作和生活节奏快速的大都会。  不过,之后他先后在北角、上环、元朗、离岛等不同地区居住,慢慢发现香港其实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有繁华商住区,还有恬静的郊野、暖心的邻里,更有美味的食物和独特的唐楼,十分精彩。“每次出门听到邻居热情打招呼,觉得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很有回到家的温暖!”  艰难已过 坚信未来必更好  这几年香港发生了黑暴和疫情,Dare一直与香港人共同经历,他说香港已克服困难,政府已拨乱反正,经过艰难后的香港,会有更好的未来,“香港一直都是世上最安全的城市,汇集不同中西文化,这里是人人都会喜欢的地方。”  Dare表示,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维持不变,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未来只会愈来愈好,“我们需要拥抱她(祖国),而非对抗。”香港必须抓紧背靠祖国的庞大发展机遇,他鼓励香港市民同心向前,努力打拼,多思考可以做些什么令香港变得更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