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易中暑 保护健康“防”为重

2023-07-20 富美财经 浏览量:

近日来,北京高温天气持续在线。持续高温容易导致中暑等一系列高温相关疾病,还可能引发原有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血糖异常、精神障碍等)病情恶化,脱水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那么,什么人在高温天气中易中暑?重点人群又该如何预防呢?

01

如何区分中暑轻重程度?

中暑是指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人中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根据中暑所表现的典型症状,可分为先兆中暑、中暑。

先兆中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体温不算高,低于38℃,尚处于先兆中暑阶段。

中暑:此时患者体温往往超过38℃,皮肤感到灼热,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严重可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

中暑的3种表现:

一是热痉挛,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于高温环境下强体力作业或运动时。患者此时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因出汗后水和盐分大量丢失造成低钠,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肌肉间歇性痉挛,尤以腓肠肌痉挛为特征,也可出现肠痉挛性剧痛,持续几分钟后可缓解;

二是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表现为头晕、眩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心律失常、晕厥、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三是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表现。患者会出现高热、无汗、呼叫不应,体温超过40℃,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中暑的3种情况中

热痉挛和热衰竭如不及时干预

可发展为热射病

同时3种情况也可重叠出现

02

哪些人群更需提防中暑?

持续高温易中暑 保护健康“防”为重

老年人

老年人是中暑的高发人群,由于调节功能减退或不健全,对高温的感知及适应性差,且体内水分含量低,日常进食、饮水偏少就更易脱水。

同时,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药物,如控制心率的药物或利尿剂等,会加重脱水及对高温的代偿能力。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少老年人会出于省电等原因而不使用空调。

实际上,只要掌握恰当的空调使用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中暑。设定温度在26℃-30℃,此时既可以感到舒适,还能节约用电,适用于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当然,应避免正对空调出风口休息,休息时盖薄毯,避免受凉。

儿童

儿童也是中暑高危人群,有4个原因:

一是儿童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产生的代谢热量比成人高;

二是儿童的体型较小,相对体表面积大于成人,更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三是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健全,皮肤汗腺未发育成熟,毛囊不能完全张开,无法将热量有效排出体外;

四是儿童自主能力差,尤其是婴幼儿,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及采取自救措施。

孕产妇

孕妇由于要多负担一个小生命,身体代谢率会增高,也会很怕热,对于环境会比一般人更敏感。产妇中暑大多在“坐月子”期间,由于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所导致,比如大热天盖被子睡觉、穿长衣长裤等。

某些基础病人群

如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内分泌疾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病患者等。

这类患者中暑一方面是因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直接影响到机体的代谢状态,使得产热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疾病(如少汗症、严重皮肤病、烧伤)导致排汗功能异常;还有就是所服用的药物会影响体温调节或排汗,如抗精神病药物、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莨菪碱、颠茄)、抗组胺类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心血管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

此外,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肥胖或低体重者,以及酗酒、滥用药物的人也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03

发现中暑如何紧急施救?

肌肉疼痛或抽搐时

剧烈活动后,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这时,患者要停止一切活动,转移到凉爽的地方休息,同时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患者有心脏病史或1小时后热痉挛状况还没有缓解的,需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置。

眩晕、头痛、恶心呕吐时

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昏厥。这种症状的中暑患者,常表现为大汗、皮肤冰凉且潮湿、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体温稍高,此时应将其转移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休息,让患者换上轻薄的衣物并迅速补充水分(水温宜低)。

不要给患者服用退热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如果采取降温措施后症状仍不见好转,应及时送医。

体温明显升高>40℃时

体温明显升高>40℃、皮肤红、热且无汗、意识模糊。这些症状提示患者病情危重,要及时送医,在等待送医及送医的过程中要积极为其降温。

首先,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脱去多余衣物,尤其紧身衣物;

其次,用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或用凉水擦拭其身体,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其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吹,有条件的可进行凉水淋浴。

由于有呛水窒息的风险,尽量避免喂水。

04

防暑小技巧

适当增加饮水量

在高温天气里,无论运动量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注意不要饮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饮料,以免造成机体产热增加,而失去更多的体液。不过,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患者,如有严重心脏疾患、肾脏疾患、肝脏疾患的人,饮水量应遵医嘱。

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出汗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所以中暑脱水往往不同于其他脱水,而是表现为中―重度的低钠血症。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必须得到补充以满足人体正常的需求,可以选择运动饮料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盐分与矿物质。

注意饮食和休息

应少食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因为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可以侧重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注意穿衣与防晒

夏季外出应选择轻薄、宽松的服装,老年人更应如此。产妇及婴幼儿需要温度适宜的通风环境,避免过度包裹,必要时定期监测体温。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降温,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和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

切忌疏忽对儿童的照顾

孩子中暑通常因为被家长置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如穿过多的衣物,或被独自留在密闭机动车内等。即便车窗留了缝隙,车内温度也会在停车后的10分钟内上升近7℃。另外,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中暑常发生在夏季体育活动和军训时,家长或老师要注意密切观察及监护。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