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散文:慢慢来)

2023-04-24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散文:慢慢来

文:菁茵

1.

有时觉得自己是个矛盾体,一边享用着现代科技产品带来的便捷与舒适,一边却无比怀念没有这些东西时的简单岁月。就像此时,读着《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带着干粮上路,一走一个月领回来媳妇贺秀莲时,我没有觉得他走得有多么漫长艰难。相反,我觉得那是他和秀莲走得最好的一程。

通过相亲认识的他们,在这段行程中相携相伴,沿途会发生多少难忘的故事,从而让彼此增进了解,情愫暗生,直至最后爱得死心塌地。倘若像现在坐高铁或者飞机,“呼”一下就到了,那会错过多少美丽的风景,缺失多少浪漫的情节啊。

还记得童年时,一群人结伙走几十公里到公社“赶交流”,村里的人挎个包、骑着自行车进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虽然费时费力,却不乏味,一路上总是伴随着欢声笑语。

现在的我们,开车进城不过十几分钟,却总是加大油门、超速行驶,偶遇堵车,还要骂骂咧咧。明明速度越来越快了,可为什么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呢?我们究竟急什么?

散文:慢慢来

2.

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讲到食物的发酵。

南方人用米酿酒、酿醋,北方人用盐腌菜、腌肉,食物被巧妙地改变了口味,又能够长期储存。在佩服先人们智慧的同时,更佩服的是他们的那份耐心。

每一种食物的发酵,不仅程序繁复,还需要大把的时间。他们不急不躁、不慌不忙,静静守候、默默等待,一天、一周,直至几个月……食物的变化讲究的是温度、湿度与时间,还要顺应自然。面团慢慢发,豆芽慢慢长,粥慢慢熬,菜慢慢烩……这个过程相对漫长,但会带来最正宗的口感。

现在,为了加速这个进程,人们放入添加剂、催化剂甚至有毒物质,而且使食物外观光鲜好看,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味道,也丧失了那份因等待与积淀而来的绵长喜悦。

散文:慢慢来

散文:慢慢来

3.

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人,定然不会忘记织毛衣的场景。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屋前树下,勤劳的妇女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织着毛衣。两根纤细的竹针或钢针,在不断重复的动作中,将一团团毛线变成一件件温暖合身的衣服。

我们小时候穿的毛衣毛裤,都是母亲织的。那个时候,织毛衣属于忙里偷闲、见缝插针的活儿,但也是一项耗时耗力、繁复而艰巨的任务。常常看到母亲在午休或是夜晚,弓着腰织着毛衣。母亲织得不紧不慢,不厌其烦,将对我们的爱都织进密密麻麻的针脚里。

上大学的时候,朋友间特别流行送围巾。我们班有个女生,总是在熄灯后偷偷织围巾,从春天一直织到冬天。有一天发现,她织的围巾竟然出现在某个男生的脖子上,于是一段恋情昭然若揭。

现在,我们的衣橱里塞满了机器生产的各种更为纤柔保暖的衣服,但我常常会怀念那织出勤劳与智慧、织出温暖与幸福的一针一线。

散文:慢慢来

散文:慢慢来

4.

写信,这种几乎已经被淘汰的交流方式,却是我极为喜欢的。

夜深人静,就着一束橘黄色的灯光,开始梳理情绪、记录经历、宣泄情感,素白的信纸上,那一个个方块字是跳动的音符、诱人的精灵,承载着无尽的思念和望眼欲穿的等待。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盼望来信的日子,也是动人的,甜蜜而惆怅。送信件的邮递员如同天使般降临,那薄薄的信件握在手中,却是沉甸甸的。而读信,更是一种享受。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抚摸着那熟悉的笔迹,心中会涌上一份难言的感动,久久不能平复。那些简单平淡的岁月,因为这些信件而变得闪闪发亮。

如今的手机、网络让联系快捷方便,人们早已没有了写信的习惯与盼信的耐心。

一条条手机短信、一封封电子邮件瞬间即到,却远没有一封手写体书信来得庄重而温馨,也找不到从前那种刻骨的思念、那种浓烈的喜悦了。不得不承认,科技产品在带来便捷的同时,有些感觉也一去不复返了。

散文:慢慢来

散文:慢慢来

一位文友曾写给我的信,一直被我珍藏

5.

鼻炎反复发作,吃了大把的西药,始终无甚疗效。于是,在同事的介绍下,我慕名去看中医。

医生号完脉,不说我的鼻子,而是说到胃和其他部位。我着急地说:“主要是鼻炎,太难受了,赶紧治治吧。”医生笑了笑,缓缓地说:“这不单单是鼻子的问题。中医和西医关于病的概念不同,如中医认为气虚包含许多机体的功能不足,但西医并不一定作为疾病对待。西医的炎症,在中医有湿热、实热、虚热之分,具体的还有心火、胃火、肾火的区别……中医的效果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能治标又治本。”顿了顿,他又说:“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这需要全身调理,慢慢养。”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疗程,针灸、拔罐、喝中药……

人生也一样,需要拒绝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效率,便会忽略很多细节与体验,而那或许恰恰是最重要的。

匆匆忙忙的你我,不妨放慢一下脚步,保留些许耐心,经过等待与酝酿、沉淀与累积,幸福或许姗姗来迟,却会来得更为踏实、从容,也更加深沉、持久。

散文:慢慢来

散文:慢慢来

注:初稿写于2014年2月,2015年发于纸媒,2020年7月修改发头条,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

[作者:菁茵,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章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喜欢在自然中放飞、文字中迷失的小女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