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贪官(湘潭的两任市委书记与两千亿地方债务)

2023-04-24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湘潭的两任市委书记与两千亿地方债务

湘潭是毛主席的故乡,是“东方红”升起的地方。

在湘潭做“父母官”,按理来说是一件光荣且责任重大的事情。然而,从2010年到2021年的近12年时间里,连续两任湘潭市委书记,均因贪腐而落马。

与此同时,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2021年末,湘潭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790.84亿元,城投平台债务余额为1290.66亿元,广义债务规模超2000亿元,广义债务率达到474.84%,位列湖南省第一。

湘潭的两任市委书记与两千亿地方债务

2010年1月,53岁的陈三新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任上,调任湘潭市委书记,一直主政湘潭到2016年3月。

2018年5月,时任湖南省政协原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的陈三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8年12月,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三新受贿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对被告人陈三新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0万元,对其受贿所得财物予以追缴。

经审理查明:陈三新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担任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厅长、湘潭市委书记的职务便利,在资质审批、承揽工程项目、支付工程款等事项上为某矿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单独或者伙同其妻子、女儿(另案处理)共同收受上述单位、个人给予的人民币、外币及物品共计折合人民币922万余元。

实际上,在陈三新离任的2016年,湘潭的地方债务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

湘潭的两任市委书记与两千亿地方债务

2016年3月,曹炯芳接任陈三新,任湘潭市委书记。此时,中央已经开始将“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要求,已经亮起债务“红灯”的湘潭,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化债解困。

然而,曹炯芳抱着“地方政府不会破产”的理念,不仅不着力化解金融风险,反而更大规模举债。

2023年年初,湖南省纪委制作了系列反腐警示教育纪录片《忠诚与背叛》,其中详细讲述了曹炯芳一手大肆举债,一手借机敛财大搞腐败的过程。

在曹炯芳任上,不顾财力、不顾实际,在全市大拆大建,盲目提出将城市每一条道路打造成景观路、精品路、样板路,总投资达617亿元。

据专题片披露,位于湘潭火车站北片区的大型水景秀,原本附属于一个防洪排涝PPP项目,并不属于民生急需项目;耗资13亿元打造的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后来成为“烂尾工程”。曹炯芳任期内谋划的一馆五中心、昭山芙蓉路复线、杨梅洲大桥等,均因各种问题导致半途而废。

项目大量铺开,钱从何来?曹炯芳开出的解药是“创新融资渠道”“能搞到钱就是英雄”。在这样的理念下,湘潭市县两级平台公司争先恐后,当起了违规融资举债的急先锋。据当地商人介绍,曹炯芳要求大家全力举债。

就这样,湘潭的地方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曹炯芳在任5年多时间,湘潭被财政部列入一类预警地区。

曹炯芳在大肆举债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项目大捞好处。据纪检部门公布,曹炯芳违反多项党的纪律,涉嫌受贿2495万余元,不仅放任支持胞兄罗春芳在湘潭“提篮子”、揽工程,还帮助其在融资过程中牟取利益。2023年11月,曹炯芳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在两任市委书记的大肆违规举债之下,湘潭的债务问题终于在2021年集中爆发。2021年,湖南省两起非标负面事件主体都在湘潭,分别为湘潭九华和湘潭县建投。其中湘潭九华的非标逾期事件冲击着市场,引发市场广泛担忧。

2021年7月,湘潭九华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布2020年年报,显示其融资租赁款及信托借款存在逾期情况,逾期本金金额合计7.48亿,涉及国通信托、陕西省国际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2021年11月,公司公告披露,其1.57亿元到期非标债务无法偿还,申请延期支付。

尽管2023年6月,湘潭九华举行线上交流推介会上说明非标逾期基本已妥善处理,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仍在观察其债务风险的进一步缓释。

两任“举债书记”带来的后遗症十分明显,使得化债解困成为继任者面临的头号难题。2023年6月,湘潭县建投因违规发债被处罚暂停发债2年;2023年7月,湘潭市启动了政府性融资领域违规获利清查追缴专项行动,重点清查非标融资、高成本融资和高中间费用的融资。

通过一系列化债措施,2023年以来,湘潭市债务情况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但“旧债”压力依然很大,市场情绪依然维持谨慎,后遗症恐怕还将持续存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举债”搞发展,曾经是一些地方官员的“法宝”:一方面,大肆搞项目,GDP很容易上去,财政税收和相关产业都能得到拉动;另一方面,城市漂亮的,市民也的确会更满意。

然而,“举债”往往刹不住车,超出地方财力的可控风险范围;上马的项目往往会走偏,成为彻头彻尾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在大量工程项目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上,一些官员逐渐迷失自我,通过“打招呼”“提篮子”谋取个人私利,走上贪腐的深渊。

“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刘鹤副总理这几句“大白话”,从来都不会过时。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