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磨所(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从实物工作量看“十大战略”调研行丨超硬材料演绎“强者恒强”)

2023-04-26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从实物工作量看“十大战略”调研行丨超硬材料演绎“强者恒强”

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锻造压机。本报记者聂冬晗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金刚石工具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忙碌。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从实物工作量看“十大战略”调研行丨超硬材料演绎“强者恒强”

□本报记者 孔学姣 胡舒彤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克瑶

超硬材料,河南创下了多项“第一”。

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合成产量全球第一,微粉和培育钻石原石产量全球第一,形成了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核心、原辅材料和专用设备仪器为基础、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全产业链格局。

正是因为在这个细分领域的竞争力不是一般的强,业界才有“全球超硬材料看中国,中国超硬材料看河南”的说法。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这个生态形成过程中,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扮演了关键核心技术供给的角色,基于郑州三磨所出现的人才、技术和品牌的外溢,使得超硬材料产业在河南由点状快速演变为块状,并越来越表现出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逻辑和迭代轨迹,上演“强者恒强”的行业神话。

产量优势如何转化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设备加工的金刚石刀片如指甲盖大小,但极其坚硬,用来加工汽车发动机,或服务于航空材料生产领域。“通过整合刀具行业优势资源,我们先后建立超硬刀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成功填补国内高端精密超硬刀具的空白。”4月6日,郑州钻石总经理张鹏飞说。

超硬材料制成品多用于芯片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高档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业。我省超硬材料产品产量全国第一,其中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95%,金刚石微粉、复合超硬材料、培育钻石产量均占全国的80%左右。

但是,突出的产量优势背后,产值规模并不匹配。全国超硬材料产业规模1000亿元,我省只有400亿元左右,切磨钻削等制成品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全省超硬材料企业上游原材料产品居多,高端超硬材料制成品及功能化应用产品较少,中高档产品竞争力薄弱,产品专用化程度和精细化程度不够,部分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剑认为:“在超硬材料领域,我们的基础很好,但是没有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只有坚持锻长板、补短板,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才能走好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道’。”

创新供给如何保障

要想领跑,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抢抓超硬材料产业前沿。

走进郑州三磨所展馆,可精确“剪裁”大尺寸硅片的“划片刀”、可磨出镜面洁度的“硅片减薄砂轮”……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尖、专”超硬材料制成品琳琅满目。作为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及其聚晶、第一颗立方氮化硼及其聚晶的企业,郑州三磨所始终走在创新的前列,研制的半导体芯片精密划切用超薄砂轮实现批量化生产。

“之前,我国芯片自给率低,相关划切技术长期落后于人,成为制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芯病’,这个难题被我们破解了,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郑州三磨所总经理助理孙兆达说,公司还进军对金刚石材料要求更高的功能化领域,“高性能散热材料”“硼掺杂电极材料”等新方向也浮出水面。

在超硬材料领域,河南技术人才优势明显,全国50%以上的超硬材料研发创业人员均来自郑州三磨所,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均设立有相关专业并有突出优势。未来,我省将重点发展CVD(化学气相沉积法)金刚石,推动金刚石在芯片散热、滤波器等行业的产业化应用,超前布局金刚石在第四代半导体、光学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应用。

融合发展如何突破

柘城县生产金刚石微粉已有40余年的历史,是全国最大的微粉生产基地。力量钻石、惠丰钻石、厚德钻石等一批企业在这里集聚,形成了“原辅材料(碳棒)、金刚石单晶生产、金刚石微粉加工、金刚石制品生产”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我们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培育钻石、金刚石单晶和金刚石微粉,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企业前列。”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存升说,“公司将进一步向超硬材料功能化应用领域延伸,发挥超硬材料在声、光、电、热等应用领域的独特优势,做大产业、做长链条、做优品牌。”

据统计,河南现有规模以上超硬材料企业3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0家,主要布局在郑州、许昌、南阳、商丘四地。从上游原材料、专用设备,到中游的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再到下游应用到各领域,河南已经建立起较为集中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行业基础研发能力和应用技术、上下游之间的配合和标准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业内人士建议提高产业集中度,牢牢掌握行业定价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材料工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超硬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汇集创新、金融、人才等要素,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

对话关键人

创造性地继承与开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克瑶

郑州三磨所是我国磨料磨具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见证了中国超硬材料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进阶之路。河南加快超硬材料迭代和扩张,如何从郑州三磨所的发展历程中汲取智慧,向新而行?记者采访了郑州三磨所副总工程师鲁涛。

谈基础

记者:“从0到1”,郑州三磨所如何实现垂直进步,探索创新道路?

鲁涛:郑州三磨所诞生于国家在郑州布局磨料磨具行业的背景之下,被誉为“工业牙齿”的超硬材料是磨料磨具的重要原材料,对于国内超硬材料行业而言,三磨所起到“从0到1”的作用。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再到磨料磨具的产业化,三磨所不仅抓住了国家战略布局的历史机遇,还满足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对磨料磨具的市场需求,逐渐成为国内超硬材料行业的开创者、引领者。

谈成长

记者:“无人区”不会是一片坦途,成为开创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鲁涛:首先,人的问题始终是第一位。成为开创者后,既要做好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还要为行业做好人才培养,尤其是技术带头人、企业家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其次,要坚持“四个面向”的科技创新理念。其实每个方面都对应着不同的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不能闭门造车,经过市场检验的科技创新才能循序渐进。

最后,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要有容错机制,重视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的研究,进而实现模块化研制、产品功能集成创新。

谈领跑

记者: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郑州三磨所怎样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创造奇迹?

鲁涛:一是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没有科研人员、技术工人的攻坚克难,就不会诞生首颗人造金刚石;二是要重视信息的价值,不了解行业及上下游情况,科研、产业化工作会缺乏方向感;三是要重视平台的作用,延展自身成长的空间和未来可能性。

至于领跑行业的秘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而不是只关注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价值,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团队成员之间要达成共识、相互支撑,创造性地继承与开拓,整个团队才能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微言微语

新兴产业如何加速崛起

□丁新科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优,则经济动力强。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和优势,其发展壮大是促进经济发展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根本途径。

“十三五”时期,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4%,在规上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超两成,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虽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势头好,但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仍然占比不够高、底子稍弱,尚有巨大提升空间。当然,穷有穷病,富有富病,两种病要分开治,更要防止因为“穷”而急于求成,一哄而上,求量不求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而是要结合河南实际,在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集群式发展。

新兴产业何以崛起,关键因素是科技创新力量。《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不仅分两个阶段提出了目标,还通过提供“专精特新贷”、科研机制“松绑放权”等举措,为科研机构攻关和高速成长期企业提供充足保障。用“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培育一流创新生态,贯通产学研用,让科研体系对产业体系形成强支撑,我们定能点燃一个个经济发展新引擎。

数说

2023年

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实现多点开花

多氟多攻克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技术

平顶山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成为首个

获批上市的国产抗新冠病毒口服药

上汽郑州智能网联汽车开发与产业化

等7个项目纳入国家专项

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

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

8000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16.7%

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8.7万辆

增长32.2%

数据整理/张克瑶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