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大欺客(店大欺客 美国是个“无良军火商”)

2023-04-26 富美财经 浏览量:

店大欺客 美国是个“无良军火商”

美军士兵发射“毒刺”防空导弹。图片来源 美国海军陆战队

综合编译 袁野

美国在全球各地制造紧张,对美国军火商的财务报表贡献不小。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9月2日通知美国国会,要求后者批准一笔价值超过11亿美元的军售,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包括“鱼叉”反舰导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等武器。

针对美国不断加码对台军售的举动,8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美国如果真的寻求局势回稳,就应该立即回到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上来,不要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英国路透社称,2017年以来,白宫批准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超过180亿美元的武器,而台湾地区每年的军事支出总额只有190亿美元左右。然而,很多被台湾当局大肆吹嘘的武器至今仍是“墙上画饼”,连“期货”都算不上——近年来,由于美制军火价格高昂,而且签订合同后不能迅速发货,美国“无良军火商”的形象愈发鲜明。

140亿美元军火踪影难觅

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专家葛来仪并不看好美国的新一轮对台军售。他对路透社表示,首要任务不是新的订单,而是“确保之前积压的大量军售请求交付”。

作为全球头号军品出口国,美国在外销武器时“光收钱不发货”早就不是秘密。美国“防务新闻”网站近日发表专题报道指出,仅仅是对台湾地区的军售,“山姆大叔”手头积压的订单就高达140亿美元,未交付的武器包括F-16战机、“爱国者”防空系统的零部件、“毒刺”单兵防空导弹、MK-48鱼雷、“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空中侦察吊舱等。一些早在2017年就宣布的军售项目,迄今仍未兑现。

美国国务院2019年批准向台湾地区出售价值80亿美元的66架F-16战机,最早要到2026年才能交付。根据五角大楼的数据,台湾当局订购的“毒刺”防空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发射系统要等到2028年年底。“防务新闻”提到,美制武器交货缓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深受其害”。美国国会正着手解决问题,但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难有根本改观。

“大量积压的武器订单表明,笨拙、缓慢的对外军售程序正在削弱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纽约州民主党议员格雷戈里·米克斯表示。米克斯说,他领导的委员会“正在制定法案,以加快进度、减少繁文缛节,帮助客户更快地获得所需的国防项目”。

该委员会高级成员、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麦考尔告诉“防务新闻”,导致延误的原因非常多,而且不易解决。“就像让一艘巨轮调头……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说。

既是能力问题 也是态度问题

虽然武器交易往往与政治因素绑定,但美国“收钱不办事”的次数多了,让自身的信誉每况愈下。这种现象背后,既有美国政府繁文缛节的“体制问题”,也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应链混乱,还有赤裸裸的“店大欺客”。

根据美国的制度,只有当潜在客户提交了要求购买美制武器系统的申请书,对外军售过程才算正式启动。而后,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将各自进行审查,除了充分考量转移敏感技术的风险,还得评估买家的“人权状况”。这个过程往往要一年以上,美国对台军售尤其容易在这个阶段“翻车”。据路透社报道,今年5月,美国拒绝向台湾地区出售MH-60R反潜直升机,理由是美方认为这些直升机“太过脆弱”。

等审查全部完成,美国国务院才能批准交易。接下来,五角大楼的国防安全合作局披露交易详情,并正式通知国会。国会再用30个工作日审议合同,一切安排妥当,美国政府才能向买家发出正式要约。

如此繁冗的流程,经常导致军购合同花费好几年才能签署,而美国的军工企业通常是在收到五角大楼的最终合同后,才会开始生产相应的武器,这意味着,客户又需要等上几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令供应链问题雪上加霜。

“总是有很多人指责(生产商),但它实际上真的取决于销售。”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共和党人劳拉·克劳奇对“防务新闻”说。“有时是国务院的问题,有时是国防部的……有时,问题是整个行业的。”

俄乌冲突推动美国军火商将本已捉襟见肘的产能几乎全部用于填充这个“无底洞”。“他们把所有武器都给了乌克兰。”众议员麦考尔说。8月上旬,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尼表示:“鉴于我们正在努力满足乌克兰的各种需求,国防工业供应链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几乎所有客户都得排队,但不同买家的优先级有差别,有的甚至可以“加塞儿”。例如,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战斗机交货日程表上,几个中东和东欧国家都排在中国台湾地区之前。“沙特比台湾地区优先。”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对“防务新闻”说,“我们要正视这一点。”

美国“核心盟友”也被“坑”

在田纳西州共和党参议员比尔·哈格蒂看来,对外军售积压这个老大难问题发生在“美国每一个合作伙伴身上”,那些“核心盟友”也无法幸免。

有时,即使审批过程一路绿灯,军售也可能泡汤,日本购买陆基“宙斯盾”就是典型案例。2017年,日本表示寻求购买两套陆基“宙斯盾”系统,以增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据估算,全套系统的前期成本加上30年的维护费用,总额为21.5亿美元。2019年,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在正式宣布这项军售时使用了这组数字,但随后发生的事实证明,这么多钱仍然不够用。

随着项目推进,日本方面渐渐发现,陆基“宙斯盾”的总成本一路狂飙至41亿美元,几乎是最初评估的两倍。美方给出的解释是:准确评估武器系统的成本很难,碰上“宙斯盾”这样的复杂系统就更难了。

日本的计划还出现了另一段插曲:计划部署陆基“宙斯盾”的两处地点都被公众强烈的反对声浪包围。有报道称,规划人员没有实地考察,仅仅使用谷歌地图选择部署地点。结果,尽管美国批准了,日本还是在2020年取消了这项军购。

用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眼见“军售牌”愈发不好打,美国国会终于出手。然而,它拿出的解决方案毫无新意——新建一个委员会,对国防部和国务院的审查过程进行审查。今年7月,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通过《武器出口交付解决方案法案》,要求国防部和国务院提交报告,说明自2017年以来对亚太地区价值2500万美元以上军售的履行情况。

印第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美国国会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托德·扬对“防务新闻”说,到目前为止,国会解决军售订单积压的大多数努力是“非正式的”,这些努力包括“向供应商施压,要求它们尽一切可能加快交付速度”。

众议员麦考尔称,国防承包商应该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展现出更多“创新、敏捷和灵活性”,以满足外界对美制武器不断增长的需求。由此看来,由供需关系决定,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恐怕会心安理得地继续做一个“无良军火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