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非市场主体不当介入导致价格战尤为惨烈)

2023-04-27 富美财经 浏览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非市场主体不当介入导致价格战尤为惨烈

3月初,武汉的一家东风雪铁龙店内,顾客盈门(健坤 摄)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撰文,分析由湖北掀起的汽车价格战,对于市场的影响。王都认为,本轮车市“价格战”特点,是非市场主体的不当介入,因此显得极为不同,也尤为惨烈。

从去年年底开始,新能源汽车国补取消,给新能源车的市场带来一定变数。1月初,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和Model Y价格都创下了新低,这也引发多家新能源车企跟进。3月初,湖北武汉通过“政企补贴”的形式,对在武汉生产的,以东风集团旗下产品为主的汽车,进行大幅促销。此后,各省市、各大汽车企业纷纷跟进,引发覆盖全国的连锁反应。这一轮降价,对于燃油车的影响更加明显。

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最新调研结果来看,尽管到店客流和关注度有短时大幅增长,但客户有效订单量明显降低,持币待购的观望情绪反而加重。某车企负责人也向长镜头介绍,根据其调研数据,大降价开始之后,受到降价消息的吸引,线索量增长了40%,但是大订数据减少了35%。数据显示,从3月初到19日,乘用车市场零售70.0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37.9万辆,同比降幅达18%。再加之网络上各种真假难辨的价格消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混乱。

王都认为,“价格战”仅仅是表象,反映的是市场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流通协会认为,这也将是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矛盾。而供大于求必然会出现大量库存积压,高库存已成为经销商乃至主机厂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才是“价格战”的深层次原因。

对此,流通协会呼吁,关注“价格战”背后的汽车市场公平竞争和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并且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短期措施和长效机制的有机衔接。现阶段,各级政府应靠前发力、积极加力,加大推出财政、金融、促消费、产业链领域对冲政策以应对市场下行的压力。长期看,要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为竞争创造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还市场竞争以本来面目。

第二,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快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根据市场变化以销定产来把握生产节奏,以需求为导向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供给更多适销对路车型,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建立厂家对经销商超合理库存的补偿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渠道网络建设规划和退出机制。

第三,经销商应坚定信心、拥抱变革,巩固和发展好自身在渠道、效率和服务方面的特有优势,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做好销售和售后服务,以数字化驱动精益化运营,实现降本增效和用户价值增长。

3月17日,王都也曾撰文,代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出呼吁。希望各级政府部门推出促进汽车消费的补贴行为,不应有任何选择性或针对性,应从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出台普惠性汽车消费补贴政策。

文章中认为,只对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补贴有失公允,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不公平;而且造成了广大消费者持币待购,并没有起到促销效果。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促销政策,如果都效仿武汉,势必造成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有悖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精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持续发声,也代表了汽车流通领域面对此次价格战的共识。

本月初,发改委曾表态,我国将制定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领域,以及大宗消费的重点,今年汽车产销走势备受关注。此次价格战,并非发生在销售淡季,蔓延之迅速,波及面之广,为此前所罕见。行业人对此表示担忧之余,也提出了更多的建议,以推动健康的市场竞争。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表声明,呼吁理性对待价格战。中汽协认为,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促消费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要得当。政府、企业、媒体应对此理性看待,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认为,市场的问题最好用市场的办法去解决。即使是通过政府,可操作的空间还有很多。吴迎秋比喻道,促进汽车消费“吃补药不如先吃解药”。国内围绕汽车消费,还有诸如限牌、限行的各种限制措施,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考虑。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