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欣(“青”爱的港湾——香港青年访谈录⑨|杨晓欣&关宗婷:在内地创业工作越来越容易)

2023-04-27 富美财经 浏览量:

香港80后青年杨晓欣:

在广州创业 为企业提供减税降费服务

来内地创业做生意越来越容易

视频加载中...

人物简介

来自中国香港的“80后”创业青年,专职为初创企业、筹备IPO企业和境外上市公司等提供跨境税务及商务咨询服务。天河区政协港澳委员、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创投融资部部长、广州木启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祝福

我祝愿香港在未来的发展中乘风破浪,在国家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能够把握住这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为大湾区经济乃至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

“青”爱的港湾——香港青年访谈录⑨|杨晓欣&关宗婷:在内地创业工作越来越容易

受访者提供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片创业的热土,吸引着不少香港青年来此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80后”青年杨晓欣便是其中一员,她跳出舒适圈,瞄准机遇,毅然投入创业大军,在摸爬滚打中慢慢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今年是杨晓欣扎根广州的第20年。小时候,她便跟随经商的父母来到广州生活,2002年从中山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本科毕业后,她进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经过10年多的职场打拼,已成为高级税务经理的她,却选择从头开始创业,在大湾区探寻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逃离舒适圈创造更多可能性

和我一起创办广州木启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也是以前在事务所的旧同事,以前我们在事务所服务的大多是外资企业。

几年前机缘巧合,我们发现很多民营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得很不错,不少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在香港上市融资。这些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外资企业那么专业,也没有专人对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但是非常有发展潜力。所以我们便决定尝试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税务咨询服务和专业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2016年创业至今,感受最深的就是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精打细算。以前在事务所有着大平台的光环,很多业务很容易就能办成。自己出来创业,得到客户的认可并不容易,因为财税服务不是有形的,它不像一杯柠檬茶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一开始我也不懂怎么推销业务,工作遇到很大阻力。

后来我们发现,新接触的客户群需要很实际地看到我们的服务能为公司带来多少效益,在乎能不能办成事。所以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转变思维模式,过去我常常会和客户讲很多专业术语,但是现在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客户沟通,有时候甚至需要把整个方案写出来,客户才会接纳。

不以木启,何以成林。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初创企业在破茧成蝶,我希望能通过我们的专业知识为正在破茧的企业提供减税降费的服务,让它们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港澳青年之家带来更广阔平台

除了是企业的创始人,我还是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创投融资部部长。说来也巧,2016年创立公司后,港澳青年之家也在2017年成立,我在年底加入。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片宝藏之地,隐藏着很多创业发展的机会。通过港澳青年之家这个平台,我认识到很多不同的朋友,也认识到不同的业务。我发现,来内地创业的香港青年,不仅需要内地的税务财务知识支持,也需要很多政策上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到内地做生意,大家也越来越感受到来内地创业的便利。

这几年我感到我们在内地办事越来越便利,现在我们可以买社保了,买高铁票也可以凭临时居住证统一登记,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是大湾区发展中的一分子。

希望港澳优秀人才为大湾区拓展国际化视野

广州日报:当初从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跳出来自己创业,会不会有落差?为什么会选择在事业的上升期重新开始创业?

杨晓欣: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确实是有落差的,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工资也降低了不少。但是我感到大湾区是有很多机会的,自己也希望能跳出舒适圈,尝试更多挑战。

近年来,大湾区各地政府为香港创业青年提供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例如在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开办公司有免租的优惠,还有为港澳青年提供的青年公寓。税收方面,符合人才资格的港澳人士还可以获得个人所得税返还,天河区税务局也有专门针对港澳人士的绿色办事通道,每月还安排专人到青年之家总部驻点,安排专人为港澳青年解读内地税收政策。人社局、银行等也会定期安排一些讲座分享最新的政策……这些都让我们觉得来内地创业是越来越容易而且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广州日报:近年来越来越多香港青年来到内地创业,对于大湾区融合发展有什么期望?

杨晓欣:我认为对于大湾区的融合,人才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两年大湾区在促进跨境人才流动,吸纳更多具备先进理念、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港澳优秀人才,我希望他们来到内地发展不仅是创业,也能为内地拓展国际化的视野和更多元的思维方式。同时,我也希望内地有潜质的创始团队可以考虑到香港融资,这样更能推动两地经济的融合发展。

广州日报:在广州生活工作多年,有哪些体会?感受到大湾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杨晓欣:一开始来到内地的时候,会发现内地和香港在语言、消费、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少差异。但是这几年,我和身边的朋友都发现,随着大湾区的融合,差异在逐渐缩小,平时就算在港澳青年之家,我们几位香港青年也经常讲普通话,现在再讲广东话的时候会一时语塞,有些词都纠正不过来了。

最近《大湾仔的夜》节目很受欢迎,很惊喜儿时的香港偶像通过电视台节目爆红,而且还以“大湾区哥哥”这么一个有影响力又具备时代意义的名字大受欢迎,让人耳目一新。

在大湾区生活的我们越来越有归属感,也希望更多香港青年可以一起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大湾区发展的大舞台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香港青年关宗婷:

我是“香港通”也是“广州通”

希望为建设大湾区贡献力量

人物简介

2020年从香港城市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2021年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到汇丰银行广州分行工作,为大湾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

祝福

祝祖国繁荣富强,粤港澳大湾区继续扬帆领航,蓬勃发展,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祝愿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相近相亲携手同行,打造更美湾区。希望更多青年踊跃投身大湾区建设,实现自己的梦想。

“青”爱的港湾——香港青年访谈录⑨|杨晓欣&关宗婷:在内地创业工作越来越容易

出生在广州,成长在香港,如今工作在广州……在香港回归后出生的关宗婷,经常在穗港两地之间往来,对于广州和香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她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青年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和丰富机遇。

“大湾区每个城市都各具特色,充满着发展活力和机遇,希望未来能去探索大湾区的其他城市,用自身所学,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贡献青年力量。”她说。

2020年从香港城市大学的金融专业毕业后,我留在了香港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工作。我曾在大二去深圳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实习,实习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内地充满着工作机遇,因此毕业后我也一直在留意内地的工作机会。

在毕业一年后,我关注到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尝试报名之后,顺利地通过了招聘,并于2021年入职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一段新的历程由此开启。

我开始在工商金融部工作,现在轮岗到风险管理部门工作。在刚工作的时候,由于我之前没有银行方面的相关工作经历,对很多流程、产品等方面都不太了解,会比其他同事花费更多时间在各项业务的处理上。内地的同事都十分勤奋且热心,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我也会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了解目前有哪些政策、银行有哪些优惠等,并和同事、客户多沟通交流,同时更大地发挥我在英语等方面的优势。现在,我在跟客户交流的时候,也能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用的意见。

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让我感觉做金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年底,我们团队刚刚接触了一家有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在为他们提供贷款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把控贷款风险,又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我来说,是一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业务。那段时间,我和客户经理一起处理大量资料,帮助客户开户、安排贷款等,不到1个月就为客户发放了这笔贷款,客户称赞我们办事效率很高,获得这笔及时的贷款后,企业的业务拓展有了资金,发展更有信心了。

香港和广州对我而言,都是我的家。我出生在广州,小学时候因为家人工作原因移居香港,周末的时候,喜欢和朋友或者家人去郊野公园爬山,在忙碌的城市里感受慢生活。

广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每逢学校寒暑假的时候,我会回广州,或者在大湾区的各个城市走走逛逛,有时候是探亲,有时候是旅游。我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速度很快,生活越来越便捷了,以前出门要随身携带纸币,现在出门只需要带一个手机就够了。

我很喜欢广州的创意园,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文化和新兴文创产业碰撞的别样“火花”。周末闲暇的时候,我会约上好友一起探索广州的各个创意园,创意园里不仅保留了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还有艺术、文创等创意公司,除了在创意园拍照打卡外,我还会带着工作视角去看待创意园里面的初创企业,留意这些公司的创业内容,常常会被这些初创企业家的奇思妙想和工作热情感染,这让我感觉广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我不仅是“香港通”,也是“广州通”。有些香港朋友对内地情况不了解,在考虑来内地工作之前会有担忧,便会来向我咨询,我会和他们描述自己在内地的工作和生活,工作既充实又快乐,生活既便利又丰富,还有政府对香港青年在工作和创业上的支持等,帮助消除了他们的担忧。

我现在还年轻,粤港澳大湾区每个城市都各具特色,如今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已成为现实,每个城市都在飞速地发展,城市的发展活力和机遇对我来说,都充满着吸引力,希望未来我能去探索大湾区的其他城市,用自身所学,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贡献青年力量。

大胆探索大湾区获得更多机遇

广州日报:对于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你有什么感受?

关宗婷:对于像我这样刚毕业的学生而言,大湾区的各个城市都充满着机遇,大湾区融合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等,获得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广州日报:工作之余,喜欢做什么?如何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方向?

关宗婷:现在在广州工作一年了,工作之余,我喜欢打卡广州特色景区,如广州的创意园、咖啡店等,汲取创意想法;另外,我会留意身边举办的各类研讨会、活动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广州,融入大湾区和国家的发展之中。

广州日报:对于今后香港的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哪些期许?

关宗婷:希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之间能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未来能成为世界一流的湾区。对于我们青年人而言,希望在一些专业资格认证方面,大湾区的各个城市之间可以互相认证,帮助我们这些考取了相关证书的青年人可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在大湾区的各个城市都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策划:赵东方 余靖 执行:汤新颖 何超

统筹:黄婉华 章虹 温俊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王楚涵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韵桦(署名除外)

视频统筹:章虹 黄婉华

视频采访:陈钧圣 王楚涵 莫伟浓 苏韵桦

视频剪辑:莫伟浓 苏韵桦

视频片头设计:丁钰洵

视频封面设计:蒋秋平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