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技术(「改革开放40年」辅助生殖:从筚路蓝缕到站上高峰)

2023-04-27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改革开放40年」辅助生殖:从筚路蓝缕到站上高峰「改革开放40年」辅助生殖:从筚路蓝缕到站上高峰

40年前,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30年前,我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虽然起步比国外晚了10年,但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从事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已逾万人,每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分娩的婴儿达20万人,我国成为世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第一大国。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起跑点,这一年,世界医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平还清楚地记得,1978年7月,世界上第一名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出生,震惊了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试管婴儿技术蹒跚起步,不仅设备简陋,科研资金缺乏,人才不足,公众对试管婴儿的安全性以及将来的不确定性也持质疑态度。

1984年,北医三院时任妇产科主任、我国著名妇产科医学专家张丽珠教授与人体胚胎学专家、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刘斌教授商议,决定成立一个培育试管婴儿的小组。也就在这时,刘平第一次从导师张丽珠处知道了试管婴儿的概念:它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分别将卵子和精子从人体取出后,置于培养液内完成受精形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当时听老师讲了原理,觉得这个技术是可行的,但是具体的技术细节不像现在可以从网上、杂志上获得,基本靠自己摸索。”

配合研究的供体来源是一大问题。相比容易获取的精子,如何获得卵子,成了试验的第一道难题。因为获取卵子是一项有创操作,当时我国还没有腹腔镜和B超取卵,只能通过开腹才能接触到卵巢。因此,在北医三院诊治生殖系统问题的女性患者里,但凡遇上有需要做妇科手术的,张丽珠就会尝试跟她们沟通,讲试管婴儿技术的原理,了解她们的意愿。偶有一名患者同意,研究小组就获得了一次珍贵的尝试机会。

1985年10月,在经历多次失败后,试验中的精子和卵子终于在培养皿中结合,体外受精宣告成功。小组的科研便进行到下一阶段——将受精卵移植到子宫内,期待受体能够成功妊娠。

随着试验的逐步开展,渐渐有不孕症患者主动前来要求参与试验。1986年,试管婴儿技术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课题协作组由3家单位组成:北医三院、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殖和遗传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

20世纪80年代初,对试管婴儿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的还有湖南医学院卢惠霖教授和她的女儿、现任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首席科学家卢光琇教授。卢光琇回忆,1978年,身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的卢惠霖,得知英国诞生了世界上首名试管婴儿,“再也坐不住了”。78岁的他向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研究,通过对遗传基因的研究规避遗传病。

为了帮助父亲实现梦想,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外科医生卢光琇,硬是转行干起了辅助生殖研究。1981年,卢光琇在湖南医学院组建了生殖工程研究组,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人类精子库。1983年1月,中国第一名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婴儿来到人间。

出生缺陷率与常人无异

1988年3月10日8时56分,当68岁的张丽珠手托婴儿的头取出婴儿时,“哇——哇——”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把医护人员震得心花怒放。这是我国大陆首名试管婴儿郑萌珠在北医三院诞生时的场景。

1987年5月,结婚20年一直没能怀孕的乡村女教师郑桂珍,从甘肃老家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向张丽珠求助。检查发现郑桂珍双侧输卵管堵塞,且患有结核性盆腔炎。张丽珠一方面着手为患者治疗盆腔疾病,另一方面开始为其进行试管婴儿技术的尝试。

出生后8个月时,萌珠就会开口叫爸爸妈妈了;1周岁时,就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句;大约一岁半开始会走路。在成长的道路上,萌珠的身体和智力发育状况都很好。大学毕业后,萌珠重新回到北医三院,成为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

萌珠出生的1988年,也是我国试管婴儿的“集中爆发期”,自那以后,我国的试管婴儿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进入稳步发展期。这一年,国内第2名试管婴儿于当年5月27日在北医三院出生。6月5日和6月7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也诞生了一男一女两名试管婴儿。其中的男婴罗优群,由于精子、卵子全部来自于父母之外的捐献者,成为国内第一名供胚移植试管婴儿。

罗优群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200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医学专业。毕业后,他来到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成为一名技术人员。

2016年4月,罗优群的女儿出生了,这个新生命的诞生不仅聚焦了无数人的目光,也再次让试管婴儿这一技术备受关注。提到女儿,罗优群的喜悦溢于言表:“她非常健康。”

卢光琇也一直关注试管婴儿的成长,并对他们进行流行病和出生缺陷调查,以便跟踪掌握最新数据,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卢光琇介绍,数据显示,在她持续跟踪的1000多名试管婴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并不比正常出生的孩子高,智力和内分泌水平也均在正常值范围。

为优生优育护航

2018年,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进入而立之年。目前,临床妊娠率约为40%,活婴分娩率达30%~35%。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着床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技术和人类生殖储备等先进技术都已成功应用。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有451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有23家。

从解决“生不出”难题,到致力于化解“生不好”的困扰,近些年,我国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不断升级换代。

“遗传疾病对生育力有较大影响,但是通过现代医疗技术是可防可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说,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和产前诊断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家族内有遗传性疾病的夫妇,在准备生育前可到正规医院进行遗传咨询,评估生育遗传疾病患儿的风险,对高风险的夫妇,可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助孕。

乔杰介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20多年,但准确性、可操作性都需进一步完善。“辅助生殖领域未来另一个重点方向是对于各种遗传病的诊断,找到更多罕见病的病因,使罕见病不再遗传给下一代,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乔杰说。

已经79岁的卢光琇,现今正在带领她的团队,向着遗传性肿瘤的预防和阻断方向努力。

卢光琇告诉记者,在肿瘤疾病中,有10%左右与遗传相关。通过选择未携带有害基因的配子参与生育,可以为遗传性肿瘤家族成员的生育提供一级防治措施。

文/健康报记者 甘贝贝

编辑/ 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爱心,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