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像破坏运动(又双叒叕袭击名画?)

2023-04-27 富美财经 浏览量:

环保主义者向梵·高《向日葵》泼洒番茄汁,英国国家美术馆,2023年

又双叒叕袭击名画?


10月14日,梵·高《向日葵》在英国国家美术馆遭两位环保主义者泼番茄汁,画作因有玻璃罩保护,所幸未被损坏。而纵观古今,从名画到雕塑,袭击艺术品的行为屡见不鲜。“幸运”的艺术品得以被及时保护或修复,“不幸”的则再也无法与公众见面。几乎每年都有袭击艺术品的事件发生,让人唏嘘的同时不禁好奇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


袭击艺术品的行为自古就有迹可循,可谓一种“历史传统”。在古代,这种行为大多与宗教、政治有关。“袭击者”可能是为了遵循教义、维护传统,也可能是为了冲破束缚、争取应有的权利


《西奈的全能者基督》(Christ Pantocrator in Sinai),木板蜡画,84×45.5cm,公元6世纪,埃及圣凯瑟琳修道院藏

埃及圣凯瑟琳修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公元8-9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圣像破坏运动”(Byzantine Iconoclasm)就是一次规模极大、持续时间极长的袭击艺术品集体行为。当时的艺术大多服务于宗教,人们通过造像勾勒神的样貌,圣像在这时应运而生。而受到封建统治者与教皇之间权力斗争的影响,人们因此常对这种神圣创作发起“攻击”。


埃及圣凯瑟琳修道院中存留的拜占庭时期壁画

埃尔·格列柯《背着十字架的基督》(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布面油画,105×79cm,1580年,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到了16-17世纪,由反宗教改革者(Counter-Reformation)发起的另一起破坏艺术品运动上演,史称“遮羞布运动”(Fig Leaf Campaign)。


他们将裸体视为“不洁”,发起艺术审查,将金属制成的无花果叶覆盖在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的生殖器上,甚至尝试为大卫“穿衣服”。看到这一操作,你是否会想到当下一些被“打码”的图像和视频不同的时代,相似的“马赛克”;不同的时代,也同样有袭击艺术品的行为......



迭戈·委拉斯开兹《镜前的维纳斯》(La Venus del espejo),布面油画,112.5×177cm,1647-1651年,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陈列馆藏

又双叒叕袭击名画?

“袭击者”把手粘在画框

安娜·莱波尔斯卡娅《三个人物》(Three Figures),1932-1934年,莫斯科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又双叒叕袭击名画?

《三个人物》被点上眼睛


袭击艺术品的行为层出不穷,历史久远。追究事发原因,仿佛也“情有可原”。但这种行为究竟是哗众取宠还是某种意义上的行为艺术?又或者是犯罪?


今年五月,那位向《蒙娜丽莎》扔蛋糕的人声称袭击理由是“号召艺术家保护地球。他或许真的是出于对气候环境和世界形势的关心,但选择用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是否合理?这一问题当时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


乔装打扮、向《蒙娜丽莎》扔蛋糕的“袭击者”


有人指出这幅名画在世界范围内都意义非凡,无论是谁、无论对现实有多么不满,都不应该以破坏传世名作为代价。做出这种疯狂行为的人必须在法律和道德上受到谴责。


有人则认为,袭击者提出的气候变化问题是有道理的,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迅速获得最大范围的关注;也有人表示,官方需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危机这一全球性问题……


近日,环保主义者向梵·高《向日葵》泼洒番茄汁。


有的袭击者可能并没有恶意,只是希望通过这一行为引发社会热议。尤其在互联网加持下,肇事者瞬间成为“顶流”,短时间内就能引来全世界的目光。撕毁毕加索价值过亿的名画”“砸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在破坏名作后,他们顺利蹭到大师的流量,“一战成名”。尽管这种热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米开朗基罗《圣殇》(Pietà),大理石雕塑,1498-1499年,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

杜尚《泉》(Fountain),63×48×35cm,1917年

但从某种程度上,袭击艺术品与行为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以自我身体为媒,通过表演式的行为与观众互动。然而,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想要达成何种效果,这样的行为本身也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或许会伤害作品、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也容易引发人们效仿、带来连锁反应。


“袭击者”希望引起周围关注


袭击艺术品是否应受到法律的约束?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它?这在当下仍存在争议。袭击动机、对艺术品破坏程度大小、社会影响好坏,都可能影响人们的判断。你能理解或接受“袭击艺术品”的行为吗?欢迎留言分享。

















又双叒叕袭击名画?

又双叒叕袭击名画?

<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