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成中国企业遭遇境外执法高风险行业

2023-05-05 富美财经 浏览量:

《中国年度企业合规蓝皮书(2023-2023)》发布

TMT成中国企业遭遇境外执法高风险行业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吕斌

中国企业近两年在遭遇的境外执法中,行政调查占比最多。调查显示,被行政调查过的企业较上一年度大幅上升了30.5%。TMT(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为近两年遭遇境外执法的高风险行业。

这是法制日报社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和方达律师事务所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公司法务年会(北京)暨首届企业法治建设创新典型案例发布活动上,联合发布的《中国年度企业合规蓝皮书(2023-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的内容。

蓝皮书主笔、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康英杰表示,蓝皮书对近两年中国及域外重大合规事件进行了全景式分析,除反垄断、反腐败、数据保护、出口管制与制裁、行政执法及刑事司法等传统合规领域外,今年还新增了多边银行合规、ESG、海关等当前热点合规领域,对焦点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和操作指引。

这是法制日报社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与方达律师事务所第七次联合发布企业合规蓝皮书。

多因长臂管辖遭遇境外执法

蓝皮书显示,近两年中国企业面临境外执法的压力持续增加。问卷调研中有7.83%的中国企业(包括国企、内资民企、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曾遭受境外执法。

其中,美国仍是对中国企业实施境外执法最主要的国家。在具体类型中,经济制裁或出口管制的占调研企业的一半,成为美国对中国企业执法最主要的原因,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反腐败和知识产权(包括商业秘密)。而在上一年度,美国对中国企业执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反腐败。

调研发现,在遭遇境外执法的企业中,近六成是因为境外长臂管辖的规定而被执法。其中,被执法的业务行为一部分发生在中国,更多的业务行为发生在其他国家或地区。

在企业受境外经济制裁或出口管制执法中,与受制裁国家、地区或其主体进行交易,以及未经许可出口技术或受管制的物项为企业受制裁的主要原因;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和商务部工业安全局为进行经济制裁、出口管制执法的主要执法部门。

在参加调研的企业遭受境内执法上,广告违法仍为主要原因,在遭受境内执法的企业中,有27%曾因广告违法而遭受执法,因广告遭受执法的高风险行业有医疗与健康和TMT行业。企业遭受境内执法的第二因素是环境违法,紧随其后的是网络安全、数据/个人信息保护和反商业贿赂执法。

内资民企合规工作重视度低

从企业对合规工作重视程度的调研结果看,内资民企对合规工作重视程度相较国企、外企低,医疗与健康、金融与投资企业领导层对合规工作最为重视,能源与环保行业企业对合规工作重视程度较低。调研结果显示,公司领导层对于合规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受政府执法的比例直接关联,重视程度越高,企业越会投入更多资源开展合规工作,自身被执法的风险也越低。

从企业类型角度来看,国企合规最高负责人的独立性更为明显,72%参加调研的国企合规最高负责人为企业最高管理层或可直接向董事会汇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内资民企合规负责人的独立性相对不足,近四成内资民企目前尚未设置合规最高负责人或合规最高负责人既不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也不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在不同的行业中,金融与投资行业的企业合规最高负责人独立性最强,约87%的金融与投资行业企业合规最高负责人为企业最高管理层或直接向董事会汇报;智能制造企业的合规负责人独立性在行业内相对较差,约43%的企业无合规最高负责人或合规最高负责人不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也不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在合规政策上,传统制造业、金融与投资企业合规政策建设较为完备;能源与环保企业专项合规政策建设薄弱。从合规部门的职能看,反腐败反舞弊专项管控和内部调查在合规部门职能范围中最为常见。

热点变化执法数量有升有降

自发布以来,蓝皮书每年的合规热点领域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并进行分析。本年度在反垄断、反腐败、数据保护、出口管制与制裁、行政执法及刑事司法等传统分析领域上,合规热点也在发生变化,执法数量有升有降。

在反腐败领域,202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司法部(DOJ)共计进行了25次FCPA执法行动。其中,SEC进行了7次执法行动,涉及7个公司主体,未涉及对个人进行执法;DOJ进行了18次执法行动,涉及7个公司主体和13名个人。总体上看,2023年SEC与DOJ的执法数量低于近十年的平均水平。而就国内而言,2023年反商业贿赂执法较上年有所上升,并显著高于2019年和2020年,表明执法活动趋于活跃。另外,随着2021年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的实施,“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形势下,可以预见企业涉贿赂刑事法律风险将大幅提高。

在反垄断领域,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进行了自2008年颁布以来的首次大修,新法带来的变化包括违法责任大幅增加,横向垄断协议增加协议组织者、帮助者的法律责任;纵向垄断协议明确分析路径、引入安全港制度;反垄断相关制度在平台经济领域的具体适用规则得以明确;经营者集中分级分类审查制度进一步健全等,蓝皮书认为,新法将大幅度提高反垄断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和力度,企业需要高度重视。

在数据保护领域,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将网络侵害(个人信息保护)列为检察公益诉讼的新领域重点以来,各级检察机关已在多领域多行业提起有关网络侵害(个人信息保护)的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或支持消费者协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后,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头部企业面临更多的合规及诉讼挑战。

在出口管制与制裁领域,企业需要高度关注美国于2023年10月7日颁布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带来的挑战。

提供具体合规建议应对制裁

在多边银行合规领域,蓝皮书提到,以世行为代表的多边银行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助项目持续为中国企业带来业务机会,但与此同时,许多中国企业对多边银行的制裁体系缺乏系统了解和应对经验,容易引发被制裁风险。蓝皮书从事前预防、调查应对、制裁解禁三个维度,为相关企业提供应对多边银行制裁的具体合规建议。

在海关执法领域,近年来,海关总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监管理念的转变助力通关提速,高质量的监管执法也随之活跃。蓝皮书建议,跨境贸易企业尽快理解监管理念转变的底层逻辑,把握最新监管及执法趋势,尽早筹划、积极应对,以尽可能降低贸易合规的风险,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有效实现合规运营。

在E(环境)S(社会)G(治理)领域,将“ESG”理念纳入投资决策或企业运营管理,已成为全球性热潮。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企业在ESG方面的绩效也可能会影响财务绩效,开始践行ESG投资理念,以避免投资风险及识别ESG机遇。蓝皮书认为,企业在已有合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ESG实践可能需要企业就特定的议题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建议企业定期对ESG工作进行评估,确保ESG实践有效开展并积累ESG信息披露素材。

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领域,2023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宣布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最高检强调,原则上有条件的县级检察院也应尝试办理企业合规改革案件。蓝皮书认为,在国家大力强调“保市场主体”、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背景下,可以预见会有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的企业适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企业可以抓住时机。(法治日报)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