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勇者》到“电摇” 这些小学生的社交语言你懂吗

2024-05-09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总喜欢做一个奇怪的动作:双腿下蹲,手臂前伸,高频率地做“拉锯式”的晃动。

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种新型舞蹈,或者是一种体育运动。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社交语言,他们称之为“电摇”。这个并不雅观还不礼貌的手势举动,在孩子们中特别火,成为继《孤勇者》后,在小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又一现象级行为。

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说起“电摇”这个词,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即使与学生接触非常多,许多老师起初听说或者看到“电摇”,也没太在意,直到越来越多学生表示因为“电摇”而受伤时,他们才想起一定要弄明白“电摇是什么”。

“刚开始看到班上有学生做这个动作,还以为是孩子们的新游戏,只是不太雅观,也没有制止,但后来不断有学生来跟我说某某‘电摇’他,自己感到很委屈,很气愤,我这才意识到‘电摇’已经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武汉一位小学班主任告诉记者,这个并不优美,甚至还有些低俗的动作,正以病毒式传播速度,快速渗透到小学生群体中。

腿部深蹲,一只手平举横置于胸前,另一只手作突刺状在其上下来回穿行,配合下半身快速地跨步抖动或蹲起——这便是一套完整的“电摇”动作。

谈及“电摇”,许多家长都有共鸣。有家长表示,在学校门口,在小区楼下,甚至在公交车站,都看到好多小男孩相互做这个夸张动作,很令人反感,非常不礼貌。但这似乎是他们之间以肢体语言进行的社交。

关于“电摇”的由来,网上流传着各种说法。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来源于一款网络游戏里的动作,这个动作表达的是鄙视嘲讽对手的意思,曾多次被老玩家建议删除。也有学过舞蹈的家长表示,这其实是许多舞蹈中都会用到的一个衔接动作。

然而,这个本来毫无意义的动作,在小学生群体中非常流行,且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应用场景越来越广。一些老师发现,在他们一转身,就有小学生在背后做“电摇”动作,然后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一起“电摇”。

孩子“跟风”,家长有担心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总是出其不意突然就“电摇”一下,一些更小年龄的幼儿园小朋友或更大年龄的初中生也开始跟风,动不动就扭几下。即使家长普遍认为这是无知无礼的表现,予以呵斥制止,但无法遏制这一“社交语言”流行的迅猛势头。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上一个社交语言是《孤勇者》。很多小孩甚至不清楚歌词的意思,但只要旋律起了,气氛到了,就会控制不住地唱下去。慢慢地,这首歌被演变成“儿歌”,传遍校园内外。只要你在路上唱出其中任何一句歌词,就能炸出一堆小孩围着你把歌唱完,他们还能哼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苦恼与嘻哈。欢快的节奏,自由变换的歌词,让小学生对《孤勇者》的模仿和传唱,甚至代替了见面打招呼的直接用语。

相比当初《孤勇者》成为小学生统一的“接头暗号”,如今,“电摇”成为他们的新社交语言,而且更加“魔性”。有的学生把它写进作文里、日记中,让老师哭笑不得。有的孩子一边做着“电摇”动作,单手还竖着中指,嘴里还念叨着“你个老六”“鸡你太美”等口头禅,甚至是脏话,让家长生气又担心。

有媒体对近1000名家长做的调查显示,生活中有过这种社交语言的学生中,男生占比50.4%,女生占比49.6%,各占一半。按年级来划分,小学一至三年级占比38.62%,四至六年级49.15%,初中11.44%,还有不足1%的幼儿园孩子。同时,43.71%的家长认为这些社交语言对孩子在语言表达、价值观方面有一定负面影响,近45%家长认为“负面影响较多,孩子很容易被带坏”。

这些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小学、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三观”还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差,可能只是觉得“好玩”“有意思”就去模仿。“这也是一种从众效应,受到周围环境和同龄人的影响。他们可能会模仿同龄人的言行,感觉自己跟同伴打成一片,更受欢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涂艳国教授说,如果孩子不分场合、不懂礼节地做出各种令人反感的行为举止,甚至夹带不文明不健康的动作和语言,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孩子的行为习惯,甚至是难以改正的坏毛病,从而影响孩子的价值判断,带偏孩子的成长轨迹。

不要当成“洪水猛兽”,也不可任其发展

无论是传唱《孤勇者》还是做“电摇”动作,无疑是一种稚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社交方式。

“每一代人学生时代,都有属于他们的‘非主流文化’。就像现在的‘80后’家长,在小时候也追星、哈韩哈日一样,是成长过程中的时代烙印。”涂艳国说,特别是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下,随着接触社会、接触网络越来越多,小学生就难以避免从网络上或同伴中学到语言或动作。一些“无伤大雅”的社交语言是孩子天真的快乐,也有助于孩子融入集体,培养社交能力。家长可以不必过分担心和盲目干涉。

当然,也不可任其发展。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玉容认为,作为家长和老师,应以辩证、警惕的心态对孩子进行规范的社交礼仪及文明用语教育,尽早帮助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内心建起一道“防火墙”,自动屏蔽掉不良信息,不被外界环境影响。

刘玉容说,家长和老师都要开诚布公地与孩子进行探讨,询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心情,并告诉孩子不良社交语言背后的意思,使用这些词语或动作的不良影响,帮助他认识到文明举止的重要性。

传播社交礼仪,倡导文明用语,抵制网络烂梗,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涂艳国说,是给孩子们下一个社交语言打上“少儿不宜”的“封条”,还是真诚地鼓励他们尝试探索动作优雅、充满正能量的“接头暗号”,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思考。(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 徐海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