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湖(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2023-05-11 富美财经 浏览量: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荆州新闻网(特约记者 保龄 编图 文稿摘编《沙市地名趣谈》)便河,别名龙门河,原名沙市河,或曰沙市河之俗称。《荆州府志》载:“沙市河在县东南十五里,俗名便河。”《江陵乡土志》亦载:“沙市河......一名龙门河,又名便河。”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图为1940年时的便河垴全景)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据近人考证,便河前身可能就是楚庄王时期(公元前696年至公元前681年)开凿的杨水运河,因通向纪南故城东门,故便河亦称龙门河。便河一名始自明代,当为方便交通之意。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便河旁通往荆沙河的金龙寺,原来也属便河)

古之便河起自沙市,经长湖可达荆门沙洋以至汉水沿岸各地,今之荆沙河和荆襄河原来也是便河。《沙市志略》云:“便河水自草市引长湖关沮口之源,以济舟楫赴襄沔之便,兼以蓄泄城河……”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上世纪50年代初,位于便河与荆沙河间的塔儿桥)

《江陵乡土志》云:便河“为杨水分注及襄水逆流之尾”,其在“金龙寺分为三枝,一枝西行七、八里(即今之荆沙河——笔者注)达城河,有西北杨水来会;一枝北行六、七里至草市河,又东行六、七里至东关垱,东南有雷家垱诸水来会。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上世纪80年代的荆襄河(便河的一部分)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如今通向长湖的荆襄河)

一枝北行六、七里至海子湖(即今之荆襄河——笔者注),另一枝东行至曾家岭折向南至便河垴(即今之沙隆达广场之水景广场北侧——笔者注)。相传,数百年前,便河曾与三义河相连,并在江渎宫附近与长江相通,确否,未考。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停满木船而又繁忙的便河垴)

千百年间,便河交通曾经十分繁忙。《江陵乡土志》称其“北通襄沔……水路便利,故由外江输入之货物岁不下数百万,河身较宽,巨舰均可撑驾。”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便河曾被疏浚,船舶可由沙市直抵沙洋盐码头。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停靠便河的木船)

陕南、豫南各地货物运销川湘者及川湘货物运销陕南、豫南各地就靠这条河。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船只仍可经长湖至便河垴(今沙隆达广场之水景广场北侧)停靠,雷家垱、金龙寺、塔儿桥、便河等地皆为帆樯如林的内河码头。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图为1958年人们填埋桥南的便河)

1958年至1959年,由于河道淤塞,便河垴至今北京中路的一段河道被填为陆地(在历经便河小花园、便河广场之后,今已建成沙隆达广场),内河码头遂被转至金龙寺(荆沙河)和雷家垱(荆襄河)。再往后又过了十多年,上述码头亦被废去。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图为1946年几个年轻人在春秋阁后的便河荡舟)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河只剩下由塔儿桥向东至曾家岭、然后折向南抵北京中路(呈曲尺形)长约2公里的河段了。当年,由于地居闹市中心,河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春秋阁、孙叔敖墓等名胜倒影映入河心。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象征沙市的“沙石”婷婷玉立于河畔,因而成为本市最著名的风景区。徐树楷老先生曾以便河为题,用自对格撰成一联云“马路南横,敖冢北峙:一湾清水,两岸垂杨。”形象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景象。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施良茂 摄)

而到了1992年,在兴建江津湖风景区时,由塔儿桥到春秋阁的一段河道被改造成为江津湖的一部分,便河只剩下了从新便河桥至北京中路的一段,长度不足800米。(作者写于2014年,有部分删节)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在便河与江津湖间新建的便河桥(施良茂 摄)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金家齐笔下的便河

特约记者行:沙市便河的千年沧桑与历史变迁

图为1958年整治时的便河桥一带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