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福(“三变”改革 让月福村变“福”地)

2023-05-12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媛 通讯员/ 李倩

天元区三门镇月福村周亿强将土地流转出去当上“股东”后,又在湖南裕农蔬果鲜切基地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流转土地、直接用工、股金分红……像周亿强这样,月福很多农户通过村里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试点,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走上了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里种养企业合股联营的发展致富道路。

农田入股、现金入股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破百万

背靠京港澳高速,离伞铺收费站只有700多米,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月福村成为一块“福”地。

如何将这块“福”地物尽其用?月福村村支两委有了自己的想法。

“村集体经济来源就靠村里小二型水库出租,一年才一万多点。”月福村党总支书记杨大召思来想去,“我们要有所变!”

如何变?2017年,月福村率先拉开了天元区“三变”改革试点的序幕。

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月福村推进“三变”改革的过程同样遇到了很多困难。“为了让村民了解政策,我们村支两委分成4个组,采取分片包干制度,逐一入户详细讲解。”杨大召说:“经常忙到凌晨,嘴巴说干。”

“只要真心实意为村民着想,没有办不成的事。”杨大召说。2017年6月,月福村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农民入股的方式成立月福置业有限公司(简称“月福置业”)。全村807户,每户以6000元的股本金入股,每户参股0.06%,其中农户每户认购一份(可自愿放弃),农户占项目股份48.42%,村级集体占51.58%。

2018年4月,月福村成立石福土地专业合作社,包括土地平整、作业道、节水灌溉、灌排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办精品蔬菜基地900多亩。

月福村还以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通过收购农民自家种植的蔬菜、花卉,将进一步促进农民种植积极性,优化全村种植结构。同时,该村通过给予农户流转农田约500元/亩资金,增加农户收入;通过设置总股份400股,每5000元/股,流转农田的农户优先考虑,村民自愿参股。

2018年7月,月福村引进湖南裕农蔬果鲜切项目,该项目占地20亩。目前,月福村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该项目的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 杨大召说:“每个月月福置业的账户上都会定时有8万元的房租入账。”

今年,该项目能够让月福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破百万元,未来可期!

身份转变,思维转变

农民在家也能领工资

月福村的“三变”改革,让村里发生了转变。

“叮咚、叮咚”每个月的5号,周亿强的手机就响了,“4000多元的工资准时入到我的账户上了。村民在家就能领工资,甭提多开心。”

一开始,周亿强对这次“三变”改革是反对的,“谁知道以后的事!”这是他说的最多的。还要占用他家的茶树林,建湖南裕农蔬果鲜切项目厂房,他更不乐意。

村里工作没少做,话也没少说。经过村里半年的动员和调解,最终,周亿强还是同意了。

后来,周亿强和几位村民一起承包了该项目的围墙、护坡等基础设施建设;再后来,周亿强和他的老婆都在湖南裕农蔬果鲜切基地上班。

“我们让农民的身份发生很大的转变。”杨大召介绍,月福村定期举办农技培训课程,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送知识,送技术,“让部分农民成为‘种植专家’和‘田间秀才’,实现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

“我之前一直种田,经济效益不是很高。”月福村村民王静介绍,2018年土地结构调整后,他决定尝试种植蔬菜,但因技术不精、市场不景气等原因,收益甚微,“直到后来,我参加了村里定期举办的农技培训后,学习了很多知识,才逐渐摸清了门道。”

2019年,王静和同村的另外4个人一起成立廖家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和龙虾养殖,成为职业农民。

“除了培育像王静这样的职业农民外,我们还引导村民的收入来源发生转变。”杨大召介绍,该村探索的经营主体与农户联营的模式,至少可让农户具备流转土地固定红利、惠农直补、财政资金持股红利、本土务工四大增收渠道,“如今,‘三变’改革让农民变成了‘股东’,不仅增加了财产性收入,还进一步拓宽了增收的路子。”

据了解,天元区自2017年试点“三变”改革以来,已有5个村像月福村这样,让“土地生金”激活了“人”“地”“钱”等资源要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