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产业链完备、成本优势明显 跨国车企在华生产基地“由内向外”转换成趋势

2023-05-15 富美财经 浏览量:

财联社5月12日讯(记者 徐昊)在电动智能化大潮中,将中国作为向海外出口的重要基地,正成为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的新选择。

5月11日,福特汽车与江铃汽车(000550)股份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江铃汽车的产品出口业务。根据框架协议,福特将充分利用江铃的工程、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与福特全球的销售网络相结合,推动江铃汽车生产的福特品牌和江铃自主品牌的经济型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商用车出口到海外市场。框架协议具体执行细节还有待后续确定。

福特深化与江铃在出口方面的合作,此前已有信号传出。当地时间5月2日的一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福特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以福特与江铃汽车的合资为例,便透露了福特的计划,即,将中国业务作为“出口中心”,向南美、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市场出口价格较低的电动车和商用车。

据公开资料,福特汽车于1995年战略投资江铃汽车,并成为江铃汽车的主要股东之一。近年来,双方的合作由向中国市场导入福特品牌车型在中国市场销售,逐步扩大到整车产品大批量出口。数据显示,2023 年,包括福特领界、领睿和全顺在内,江铃汽车向中东、东盟和南美地区全年出口量超六万辆。

“福特此次与江铃达成的框架协议表明,中国汽车产业链综合能力正稳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经过多年沉淀,已经形成了原材料、零部件总成、整车制造、基础设施及服务等全生态产业链。”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叠加中国市场的成本优势,已让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选择在将中国作为主要的面向海外市场的生产基地。

以电动智能汽车最为关键的零部件动力电池为例,我国已经建成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厂商市占比高达91.2%;在这十家供应商中,中国本土有6家,韩国3家,日本1家。

本月初,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Cupra发布纯电动车型 Tavascan。Cupra Tavascan将在大众安徽工厂生产制造,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上市,后续将在国内销售,同时出口至欧洲。这将是安徽大众工厂生产的首款车型。

Cupra兼Seat首席执行官Wayne Griffiths曾表示,由于电动汽车市场的波动,Tavascan的最终价格尚未确定,但他将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 Cupra 的销量目标。另据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报告,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同类型电动汽车的成本均比欧洲汽车制造商低1万欧元,成本优势明显。

不仅是福特和大众,包括本田、起亚等在内的外资品牌均有相应的规划。今年4月,广汽本田官方宣布,由广汽本田增城工厂生产的奥德赛将于下半年正式出口日本,并由本田返销到日本市场;悦达起亚也在近期透露,中国制造基地未来将会承载起亚出口的重任,其在中国的盐城工厂将建设成为起亚全球出口基地,计划到2026年,将年出口规模扩大至20万辆以上。

“自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体现,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超强增长。”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表示,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新能源车出口暴增,而且出口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

在上海建有超级工厂的特斯拉,成为其中的代表。乘联会数据显示,国产特斯拉今年前4个月的出口量分别为39208辆、40479辆、12206辆和35886辆,共计12.78万辆,占到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总体的36.7%。在2023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全年交付新车超71万辆,同比增长48%,占特斯拉全年交付量的54.2%。

除了特斯拉,东风易捷特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特殊存在”。这家由东风集团和雷诺-日产联盟组建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产品运往欧洲市场。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东风易捷特的出口量分别为5664辆和10432辆。在2023年,东风易捷特2023年销售9.9万辆汽车,其中出口6.4万辆,出口占比达到64.6%。

中汽协数据表明,4月汽车企业出口37.6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1.7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万辆,环比增长28.6%,同比增长8.4倍。1-4月,汽车企业出口137万辆,同比增长89.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以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由此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崔东树表示。

为你推荐